海内外专家支招中国通用航空业 人才成热点
中新社武汉7月2日电 (陶煌蟒)“莱特兄弟不是专业人士,却发明了飞机,这值得我们航空后辈思考。”中华航太学会理事、台湾成功大学教授赖维祥表示,选拔通用航空人才,专业重要,热情更重要,有时态度决定结果。
由国务院侨办等共同主办的2015全球华人航空产业论坛暨第六届田长霖论坛2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海内外及两岸的华人航空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人士和武汉通用航空企业代表等150人参会。
论坛中,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理事长、波音公司资深工程师柳建夏说,航空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标志,也是现代交通枢纽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低空领域开放进入试点,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
但目前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面临管理多头、机场建设落后,航空器自主研制甚少,驾驶员培训未形成规模,培训机构运行困难等难题。
他认为,未来十年,通用飞机将像通用汽车一样开始普及全球,地面交通拥堵压力成为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动力,未来必将出现一个民用飞机井喷潮。
“中国通航业出现众多夭折企业的关键在于缺乏人才,涉及设计、制造、电子、材料、运营等多个专业方向。”柳建夏表示,自主创新是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创新,没人才不行。”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材料学专家林坤源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历史起源与制作方法,并指出正是由于复合材料的创新,才推动了世界著名的波音公司发展壮大,复合材料技术在航空工业发展中至关重要。
他说,中国的复合材料研究滞后,人才培养乏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国通用航空领域的发展。”
台湾财团法人航空事务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国政还道出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另一人才匮乏之处,“大陆航空近年的飞速发展,暴露出飞行教官及机师培养后劲乏力的短板。”
他说,古今中外,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必首重人才培养,他建议,让台湾地区的通用航空教官与机师合理在大陆进行考照及就业,缓解大陆急缺飞行训练教官与通用航空驾驶的困局。
在通用航空产业方面,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张利国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产歼击机设计师杨凤田进行演讲,他认为,管理部门还没有摸到通航产业发展的规律,不敢随意放开。
张利国表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要把制造与运营同等看待,创新行业体制机制,带动全民参与。(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