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基层水利“活地图”是这样炼成的
新华网武汉6月2日电(记者 黄艳)“6月1日,湖北将进入主汛期。全县13座正在加固和尚未加固的小二型水库要做好防洪预案;还有89座大塘大堰,没有列入整治,是防范重点……”蒋志刚在他5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
1981年,蒋志刚参加工作,到孝昌县一座水库做了技术员。他将过去的学习习惯变成了工作习惯,坚持写日记,一写就是33年,100多本日记里记录着他对水利事业的热爱。
说起水利,寡言的蒋志刚滔滔不绝:“这些年的防洪安全得到大大加强,以前我们是对河道除险加固,现在我们的重点放在了水库除险加固上……”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巷镇“陈庙水库”。这个水库面积18.5平方公里,但总库容只有108万立方米。由于水库大坝不够高,年年都会发生险情。
“一进入汛期,那就睡不了安稳觉。水库下面有三个村庄几百号人,经常被洪水掀翻村子的噩梦惊醒……”蒋志刚说。从2006年开始,他一直关注陈庙水库的除险加固方案,一定要把险情压下去。
2009年,水库加固项目批下来,总计花了375万元,加固了水库大坝,改善了进库的公路。险情没了,蒋志刚能睡个安稳觉了。
扎根基层30多年,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蒋志刚的足迹,孝昌县的水利“活地图”就是这样得来的。
“你随便问他哪一个水库、哪一个渠道、哪一个项目,是什么历史问题,现在有什么问题,症结在哪里,他都能给你一一说清,绝不会让你失望!”他的一位同事向记者打包票。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孝昌县滑石水库出现重大险情,闸门老化破裂,水库大量溢水,如果闸门解体,将危及下游的丰山、杨店两个灌区5万亩农作物和1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时任孝昌县水务局总工程师的蒋志刚在现场,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从水闸井底观测具体破裂位置,再制定排险方案。当时,井底水流汹涌澎湃,撞击声震耳欲聋,26米深的井下究竟有什么险情无人知晓。
谁下到井里去?“险情第一,不可能浪费时间,我最了解情况!”蒋志刚站出来说。
事实证明,他确实了解情况。他下到深井,地面上的同志就看不到他了,人们的心紧张到嗓子眼上。但是没多久,下面传来声音,“找到了!”蒋志刚根据摸排到的情况,现场制定除险方案,最后缚住了洪流,保住10万人民的身家性命。
1998年8月30日,蒋志刚的日记写道:滑石水库的情况我最了解,主要就是年久失修,薄弱处比较多。险情就是在抢时间,同志们不让我去,但是我了解情况,肯定是我下井……
2013年湖北大部地区遭遇罕见干旱,孝昌县白沙镇旱情严重,农业用水和居民吃水都困难。蒋志刚提出一个“滚水坝”的设想。他带着这个设想去他的母校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请教他的老师。
经过多番讨论,专家们认为“滚水坝”是投资最低、综合效益最高的方案。蒋志刚给记者算账:这个投资不到1000万元,但效果相当于一个1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真要修一个这样的水库,按现在的成本需要2亿多元!
“研究水,熟悉水,我觉得水自己有它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少一些不必要的人为工程。”他的一篇日记中写着,“长期与水打交道,我学到一个道理:清水自清,浊水自浊,水利工作者要守住水的防线,还要守住自己的防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