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黄石样本":甩掉"光灰城市"帽子

13.04.2016  16:15

从“光灰城市”到“半城山色半城湖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黄石样本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宜人风光,给黄石增添着浓厚的秀美之色。记者近期在鄂东工业重镇黄石市采访时感受到,这里不仅彻底甩掉戴了半个世纪的“光灰城市”帽子,更是把“生态”鲜明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名片上。这座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已是半城山色半城湖。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经济发展“韧性增强

  磁湖岸边千丝垂柳,挂满新绿,近水一望,湖底的沙石水草尽入眼底。散步在磁湖岸边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美丽春光。行走在黄石这座矿冶之城,没有想象中的到处灰尘,给人第一感觉:干净漂亮。

  而在过去,约为10平方公里的磁湖岸边有数十座工厂,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湖中,磁湖水体严重污染到劣五类,城中湖一度沦为臭水塘。人们一提到黄石,首先想到的是“光灰城市”。“黄石发展绿不绿,关键看环保硬不硬。”黄石市环保局局长徐崇斌向记者介绍了黄石变化背后的故事:近几年来,黄石向污染宣战,铁腕关闭“五小”企业367家,整治460家污染企业,直接影响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

  破污染之源、立生态之旗。黄石市经信委主任张焕明告诉记者,近年来黄石先后否决了硅灰石、炼焦等100余个项目,对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项目“端茶送客”。黄石的绿色转型决心,换来的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1%、空气优良指数达到315天/年。

  在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公司竟然请来了黑天鹅担当污水治理的监测“哨兵”。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培峰告诉记者,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一小部分排到污水处理厂旁边的池塘,这里成了黑天鹅悠闲游弋场所;另外绝大部分排到各车间循环使用,真正实现了“节约环保”。“黄石不仅对黑色GDP做‘减法’,更要对绿色GDP做‘加法’。”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说,近年来,黄石提前出清过剩产能,传统支柱产业虽有下滑,但新的经济点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发展,黄石经济发展由“增长乏力”迈向了“韧性增强”阶段。

  今年前两月,黄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全市工业实现“开门红”,增速比去年末提高7.8个百分点。特别是电子信息行业增长203.83%,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力量。

   生态”取代“矿冶

   摆脱“恋矿情结

  “十二五”初期,作为资源依赖型城市,黄石比其他地方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几年前黄石大王镇砷污染事件的爆发,更是深深地刺痛了黄石人的心。“再走破坏资源老路,不仅资源难以为继,甚至呼吸不到清新空气,那叫什么幸福生活?”黄石人从千百年以来的“唯矿”传统思维中警醒过来,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摆脱“恋矿情结”何其艰难。长期以来,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是黄石经济发展的“擎天柱”。据数据显示,钢铁、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一度占全市工业比重的60.9%,然而自2011年开始伴随着价格下跌,仅钢铁产业产值下滑了16.7%,大幅拉低经济增速。

  面临发展过程中的“阵痛”,警醒过来的黄石,不拼数量求质量。如今,从采矿经济中走出来的黄石,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节能环保等接续替代产业,正在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迈上中高端。

  周先旺表示,生态优先并不是不要发展或放慢发展,而是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黄石市长董卫民认为,当前振兴“黄石制造”,就是要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

  在转变发展理念的同时,黄石市还以整肃干部作风为主要举措,“问题”干部“召回”管理、机关干部与企业人员换岗、千名干部进千企等行动,为黄石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在黄石,围墙内的事情企业自己管好,围墙外的事情政府管好。”来自浙江的黄石市环球保税商品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余弟说,黄石行政审批的效率竟然比一些沿海城市还快,企业更能专注经营发展。

   老工业”换上“新马达

   黄石工业绿色转型

  “只要路对,不怕路远。”黄石的干部们对此有着深刻理解。记者采访中,许多当地干部坦言自己是矿山子弟,谈起黄石工业转型纷纷点赞。他们认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工作,关键在于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

  5年来,黄石累计投资600多亿元引导和支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型,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当地的“百年老店”华新水泥公司通过协同化技术将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城市垃圾、工业废物等成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原料,将环保打造成了王牌,甚至把分公司开到了海外。

  与此同时,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去年以来占工业总投资比重达到75%。园区日处理18万吨的工业废水处理厂、总长28公里的污水专用管道,为项目落地提供着环保保障。

  “黄石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非常成功,传统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循环发展势头良好,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黄石模式’渐已成型,经验值得推广。”去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徐德龙等专家经过调研之后如此评价。

  湖北日报讯 新华社记者 梁相斌 黎昌政 李伟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