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感受地道藏族风情 藏族汉子开辟援藏新模式

26.01.2015  18:38

  图为致力于汉藏文化交流的丹增。 记者金振强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雪 通讯员曾凡顺)西藏,是许多人的梦想之地。如果担心路途遥远,在武汉,你也可以到全国首家汉藏文化交流中心——西藏印象感受浓郁的藏族风情。这家中心的创始者,是出生于拉萨的斯朗·丹增曲培,他于去年12月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所创办的唐古拉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也被市民宗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这也是获奖单位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穿梭于雪域高原与荆楚大地之间,斯朗·丹增曲培一直致力于汉藏文化的交流。

   建首家汉藏文化交流中心

  丹增15岁时来到内地西藏班读书,后来他发现,内地的朋友对西藏的物品感兴趣,常常要他帮忙捎带。为何不以这些西藏产品为纽带,传播藏文化?于是,他在母校沙市六中(武汉西藏中学的前身)旁开起了第一家“唐古拉饰品店”。

  藏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动了顾客,店面的名声也传播开来,两年后店面提档升级,转为正规化经营。然而,只靠饰品传播藏文化,渠道还是狭窄了些,丹增思考,要将汉藏文化的传播做成品牌,探索新的援藏模式。

  2010年11月,全国首家汉藏文化交流中心——西藏印象开门迎客,这里有着强烈的西藏色彩,内设西藏文化艺术展示区、西藏风俗文化体验区、西藏非物质文化体验区等专区。艺术展示区中有西藏工艺美术品、饰品、藏药、藏茶、藏酒、藏香、地毯等展品;风俗文化体验区内,市民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藏餐、藏茶、青稞酒,欣赏民族节庆、婚庆等民俗,欣赏藏戏及舞蹈、音乐,感受唐卡、杰德秀的制作乐趣。

  把西藏的产品带到内地,丹增也把武汉人带去了西藏。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西藏的菜籽油无污染、原生态,但产量不高。于是,丹增多方奔走,去年邀两名武汉人来到武汉援藏点乃东,投入5280万元,引进湖北的冷榨技术,提炼菜籽油。今年11月,他们生产的菜籽油便可面世。而这家企业的创办,也实现了乃东招商引资的零突破。

   为藏族大学生开辟就业平台

  文化交流中心不仅是藏族产品的家,也让很多来汉读书的藏族孩子心系此处。曾经有藏族大学生上午去学校报到,下午就来到中心找“丹叔叔”,只因为家里人听说过丹增的故事,便让孩子来找丹增“报个到”,“这样在武汉也有了依靠”。

  丹增为这些藏族大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西藏印象实习。2013年,西藏印象与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共同建立藏族学生创业就业平台,同时为武汉西藏中学和来汉创业藏族青年无偿提供社会实践窗口。

  接下来,丹增还有更宏大的计划:实施“大美西藏”项目,不仅有西藏民族歌舞表演,还有民间工艺技艺展示。“大美西藏”还将与音乐学院和藏语学校合作,进行歌舞及藏语培训。同时,成立华中汉藏旅游双向体验中心,开展汉藏旅游服务。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