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这个日益焦虑的年代找到幸福
近些年来,许多人都感觉社会整体人们的心态,与前些年相比,都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说,就是可能更浮躁些、更功利些、更忙碌些,感觉总是静不下来、停不下来、慢不下来,总是难得很投入很享受很尽善尽美地去干一些事情,更多的是求快,重结果不重过程;求利,重功利不重情怀。这从许多日常的经验中也能反映出来,比如许多东西买回来不耐用,过去用上几年还好好的,但现在一年半载就要么废了,要么换了,反正出了故障,人们连修的耐心也没有了;再比如,过去一家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各安其道,但现在感觉干啥的都“鸭梨山大”,许多人的心理都处于焦虑状态,身边真抑郁或疑似抑郁的人很多,但搁过去我们似乎对“抑郁”这个词都很陌生。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的《从前慢》具体写于哪一年并无稽可考,但这两年受到人们的推崇,自有其时代和社会的语境,是因为“慢”日益成了人们普遍性的思而不可得的事,而且我们可以对他的诗的每一节做一下反问,我们现在是不是还说一句是一句?是不是还一生只会爱一个人?这样的反问也是一种反思,是不是,为什么?怎么办?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改善我们的心态,建立内心和谐的生态以促进每个人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来说,还是解决社会存在的诸如诚信缺乏、过于功利、戾气较重等等“痛点”来说,我们都有必要公开地、广泛地、有力地来倡导一个“沉”字,这个沉字所对应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沉浸。因应于我们国家从上到下对“供给端”的重视,这段时间以来,“匠人精神”这个词语逐渐热了起来。什么是“匠人精神”?“匠人精神”的关键在于六个字:深入、专注、坚持,创新,它所追求的是绳锯木断,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而排斥的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文过饰非、安于现状。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要有一种沉浸于其中的状态,不沉浸怎么深入得了?怎么能专注?更何谈坚持?沉浸才能心无旁鹜,精心打磨,有“致广大”的追求,又有“尽精微”的细致和耐心。而现实中,我们见惯了的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差不多就行”“东一槌子西一棒子”。
30年来,为什么86版《西游记》至今仍是人们怀念的经典,成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传奇?就是因为当年那一拨演员们真的是以一种“沉浸”的精神在拍戏、在打磨、在精雕细琢,在艺术的标准上绝不降格以求,不敷衍,不将就,不糊弄,这样才能出精品,才能经得住时间、经得住观众、经得住市场的检验。还有几句老话,比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功夫不寻常”,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要出精品,就得甘于做一个“匠人”,沉得进去、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要像胡适所说,“不怕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二是沉静。有句话叫“每临大事有静气”,但现在感觉人们无论大事小事都没有静气,活得好像都是慌里慌张,仓仓皇皇,毛毛躁躁。这个很可怕,我想这也是这两年许多人都选择去禅修的原因吧。静以修身,人没有静气,就不能沉下心来思考,既不会“吾日三省吾身”,检点自己的过失,也不会总结规律,审视前程,这样人就难免活得盲目,也很难有进步。人静不下来,心就永处于躁动、焦虑中,就难有安全感、踏实感,你想想,这还得了,长此以往,我们的小心脏怎么能受得了如此重负和熬煎?还有一些人,你看他为什么总是戾气很重?总是沾火就着?芝麻大的事在他那里就成了西瓜?因为他遇事总是静不下来,不能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判断,自然就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们得学着甚至是逼着自己慢慢地学会和习惯静下来,养成一种沉静的气质,这样,脸上、心底总有一种静气在,予人的是一种和气、和善,内心也会逐渐地和谐,那么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会逐渐地改善,这样我们才会活得不紧张、不慌张,亦不嚣张。
三是沉淀。我们总是急于表达,急于表态,急于表现,其结果就是我们展示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给我们的肤浅、幼稚、急功近利做注脚。静水深流,人稳不言,我们真的有必要学会“沉淀”这样一种功夫。沉淀,是让嘴巴给脑袋留一些时间,让思考再深入一些,细致一些;让积累再厚实一些,全面一些;让视角再丰富一下。这样,我们的表达才不致于无意中伤害到别人,或是误导了别人,或是贻笑大方,暴露自己的浅薄。
沉淀的过程也是积淀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不然半瓶子醋,或者总是茶杯里的风波,少见多怪,总归是不好的。一些人,尤其是公众人物,常常不以此为意,总是忽略这个过程,对于社会整体的文化就会产生一种很不好的导向。像一些演员,总是不停地接戏,无论什么剧本,什么角色,今在长江头,明到长江尾,一年到头,飞来飞去,忙得很,但是演技却不敢恭维,因为他没有时间去打磨,去修炼,去充实自己,也没有时间去总结、去提高、去省视。这样,他就只能不断地、很勤奋地在重复自己,永远在低水平上打转。人是需要沉淀的,只有沉淀下来的东西才会不断地推高你,让你一步一步站到更高的位置。
沉淀也是过滤,去芜存菁,去除那些无用的杂质,我们才能提高纯度。人的厚重和纯粹从哪里来?就是从沉淀中来。
幸福是一个人们乐于探讨的永恒的话题,对它的定义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但我以为,无论物质多丰富,精神层面的和谐应是幸福的一个必要因素。这种精神的和谐从何而来?第一,从我们生活的从容而来,就是有安全感,不紧张,不焦虑;第二,从我们的心有所依而来。忙是什么?从字而解,心亡则忙。心里没有了目标,没有了依托,那很可怕。所以,我们须有常常能静下心来思考、辨识方向的机会和空间,时时能检视自己身在哪里?心欲何往?第三,从我们心灵的富足而来。心灵富足,则物贫而不以为苦;反之,广厦千间,良田万顷,也同样活得并不坦然。心灵富足,靠得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要厚养我们的精神,否则,底蕴浅薄,则难免左支右绌,照样人生会很窘迫。因为遇到问题,我们不会圆融处之,不能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出路,就难免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各种的想不开、想不透会纠结你,让精神陷入困境,那也是一种苦啊,比物质的贫乏更大的苦,还何谈幸福?因此,现在的人,许多整天忙于这,忙于那,就是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总结,真的是本末倒置。
所以说,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真正沉下来,就主要修一下这三个“沉”的功夫,沉浸、沉静、沉淀,一定会受益,无论往大了说,对于我们经济上供给侧的做强,还是对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建设,都有必要,也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