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绽放外语魅力 展现异域风情
新闻经纬讯 洒脱帅气的美国西部牛仔上诠释了“马背上的英雄”;欧洲的古老的城堡演绎着王子与公主的动人故事;时尚韩国用美味的寿司挑逗观者味蕾;澳洲辽阔的草原,北美繁华的都市以及南亚神秘的宗教。12月4号下午4时,第十三届“青春在沃”外语节在鉴主广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国风情齐聚一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迈进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浪漫西欧”四个大字,一声声气球爆炸的声音引得同学们的驻足,原来是“我和气球有个约会”。参赛者通过两人合作挤破气球并完成气球中的小任务,而决赛“千山万水来找你”则是看贴在他人背上纸条找到与自己相配的人,一位参与者感慨:“真是运气与实力并存,缘分与勇气并立。”
来到隔壁的北欧,组织者们脸上彩绘国旗,帐篷上高悬印有“有那么一个地方只有吃货知道”字样的海报,海报下两国特色美食摆满桌面,不少吃货“望而却步”。要想品尝美食,得勇闯三关。其中,第二个关卡“萝卜蹲”颇有创意地将“袋鼠”“橄榄球”“足球”等融入游戏之中,令参与者耳目一新,连甘院长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看我今天的妆是不是特别白?不是扑了粉,是吹了‘粉’”,一位长发美女站在阿拉伯展区的帐篷前向朋友“吐槽”。原来是“吹面粉”游戏。经历了面粉“洗脸”,更有戴眼镜的同学吹完面粉连眉毛都变成白色的,直呼已经看不到东西。此外,未通过第三关的同学则获得了传说中的“阿拉伯美食”——辣条。一位同学拿到辣条时,表示“跪了”。
为了让同学们能边玩边学,各展区也是“煞费苦心”。南亚文化区的知识竞答,地理拼图;韩国展区身着韩服的迎宾员现场教起了简单的韩语问候语。欧洲文化区不仅有辨认国家服装的小游戏,现场版演唱会,还有亲自试穿欧洲宫廷装的机会,此举吸引了许多女生的眼光。法语协会的帐篷前还有工作人员手拿刀叉向周围同学介绍法国的餐桌礼仪。“刀叉交叉放置代表等候下一道菜上桌。刀叉平行身体放置代表着这道菜尝起来一般般。”
除了美食与游戏,外语节上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各个国家的民族服装了。印度的纱丽,法国的中世纪贵族服装,西部的牛仔服装,阿拉伯的大袍,日本的和服……身着异国服装的学生游走在人群中,不时被路人拉住,求合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各国风情汇聚的广场上亦能看到“孔子”的身影。他身着长袍,不紧不慢地向来访者介绍孔子学院、儒家思想等小知识,引得参观者啧啧称赞。此外,工作人员还特备了小游戏——汉字游戏和夹米粒。汉字游戏中所选词均是由经典典籍中化来的成语,如万马齐喑、紧箍咒、岱宗等。“孔子”先生、“子路”学士会针对参与者的读音和解释做出点评,并详细解释词语的意思。“夹米粒”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参与。
据策划者王胜介绍,此次“孔子学院”专区是由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为呼应“第九个孔子学院日”而承办的,“国际上的‘孔子学院’堪称汉语教学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品牌和平台,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小帐篷只能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展示给大家了。”
下午6点夜幕降临,姗姗来迟的同学拿走了最后的美食,游园会也接近尾声。一位大一新生兴奋的说道:“这是第一次参加外语节,有的吃有得玩儿!明年还要来。”(通讯员 钱国婷 杜莞昀 孙葳 禹赛男 王林责 见习学生记者 张腾飞 摄影 苏靖雯 责任编辑 陈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