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收入实现千亿跨越 武汉国税20年助力城市复兴梦
办税窗口推“免填单”服务赢良好口碑
12月18日,武汉国税收入跨越千亿说明会现场
(长江日报)1994年国税机构成立以来,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反映到税收上。国税收入规模不断壮大,从1994年的38.38亿、2001年的过100亿,到如今突破1000亿,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一直名列第一;2001年以来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6,今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三个过千亿。7年奋斗跨百亿,13年奋斗再跨千亿,是武汉国税与城市同行的足迹。
结构优化 彰显武汉经济新境界
武汉国税收入的突破,是地方经济发展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全面衡量和综合反映。从税种结构看,全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其它税种的比例是6.5:1.6:1.5:0.4;2014年变成3.9:3:2.7:0.4,主体税种“三足鼎立”格局形成,所得税占比大幅提升,表明武汉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从经济结构看,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占国税收入总量的比重更趋接近,占比分别达30.30%、27.75%和32.14%,结构更加均衡。从区域分布看,高新技术和新兴工业板块取代传统工业板块,成为国税收入的“领头羊”,展现武汉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成果,经济发展基础牢固、后劲十足。
步调一致 预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从武汉国税收入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性来看,2008年以来全市国税宏观税负维持在10%左右,表明国税增收机制是科学、良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税收入走势与地区经济发展步调一致。超千亿国税,迎万亿倍增,展望未来,武汉经济税收工作前景美好,大有可为。
原因探析 “四力”浇灌国税收入“金硕果”
地区经济发展是“原动力”
“十二五”时期,武汉经济发展不断迈向更高水平。2011-2014年,武汉GDP提升超过3000亿,今年预计突破万亿元。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为国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优化是“内生力”
在工业倍增和服务业升级计划的带动下,全市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四大工业板块日渐发力,六个千亿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国税税源的“顶梁柱”。第三产业提供的国税收入从2008年的135.1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99.03亿元。
税制改革推进是“牵引力”
在税制改革的宏大背景下,全市国税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2008年以来,全市享受国税减免税77.44万户,年均增长17.9%;合计减免税572.4亿元,年均增长11.3%,增强了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一方面,力促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另一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众星拱月”的态势。2010-2013年,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7.1亿元。全市国税纳税人数量从1994年的6.2万户增加到如今的35万户,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税收征管服务是“助推力”
在省局实施三个“三部曲”、打造“阳光国税”等思路带动下,全市国税不断以征管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推动收入增长。始终以财源建设巩固壮大税基,始终以风险管理提升征管质效,始终以“便民春风”惠及社会民生。
展望未来 打造税收现代化“四个高地”
秉承法治思维,把武汉国税打造成依法治税高地
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遵循宪法规定,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强化依法治税。严格落实组织收入原则,保障国税收入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增长。严格依法行政,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强化大局思维,把武汉国税打造成政策落实高地
着眼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长远、打基础、促发展。尽力抓好财源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大力推进“营改增”改革,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全力落实国家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
坚持改革思维,把武汉国税打造成现代征管高地
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着力构建符合武汉国税实际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不断深化征管改革,积极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提高风险分析指向的准确性。不断推进信息管税,为税收管理现代化创造条件。
运用服务思维,把武汉国税打造成纳税服务高地
将“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遵从,终于纳税人满意”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提高纳税服务质效,着力构建纳税诚信体系。
【声音】
武汉国税要在
全省国税系统
发挥领头羊作用
张国钧
武汉国税收入跨越千亿,成为全国第三个突破千亿的省会城市,这不仅是武汉国税的喜事,更是湖北国税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这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全体国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纳税人遵从税法作贡献的结果。
武汉国税收入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重点企业贡献突出,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落实到位,与大武汉经济发展格局相匹配;二是武汉国税严格按照组织收入原则开展工作,税收基础扎实;三是目前全市纳税人数量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说明武汉发展潜力巨大,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的黄金期,未来大有可为,我们信心百倍。
要有担当精神,切实发挥领头羊作用。武汉国税是湖北国税工作的主阵地。武汉在湖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汉国税更是湖北国税的龙头,武汉国税工作水平的高低、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湖北国税工作的水平和形象。武汉国税是湖北国税系统的示范区。多年来,湖北国税很多的工作做法来自于武汉国税的做法,武汉国税工作的很多经验都在全省得到推广。武汉国税是全省国税系统的试验田。当前各项税收改革措施密集出台,多项改革措施将在武汉先试先行,这要求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好,为全省国税工作打好基础,成为国税系统一张亮丽的名片。
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要在解放思想中找误区。走出三大误区:一是重知不重行,空讲理论,不见行动;二是见物不见人,只看见税收,看不到纳税人的权利;三是利小不利大,缺乏战略眼光,为了眼前的一点税收,放弃企业发展的可能性。要在解放思想中找标杆,找差距。要在解放思想中找路径,找动力。
要以合作理念善待纳税人。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这是法律赋予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只有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高了,征收成本才能降低;只有税务机关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了,纳税人才能真正避免税收风险。征与纳,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纳税服务的基本原则是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基本要求是三“简”:制度简明、程序简化、操作简便,这是纳税人真正需要的、深层次的服务。武汉国税要在“三公三简”上做好文章,有所突破。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促进武汉经济发展
贾耀斌
今年,武汉国税收入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在全国大城市中走在了前列,这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成就。
武汉国税部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优异。税收贡献非常突出,为武汉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财力保障。财源建设立下首功,一批新的财源税源增长点正在形成。落实政策不遗余力,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后劲。纳税服务推陈出新,今年,在全市34个窗口行业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国税部门连续三次位居第1名。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市国税局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绩效管理先进单位。
未来,武汉经济发展将提供优良平台和广阔空间。
武汉发展的基础日益坚实。近几年,通过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武汉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支撑、城市功能、发展后劲、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市每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都在11万户以上。
武汉发展的机遇叠加累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武汉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
武汉发展的前景无限美好。去年武汉2049远景发展规划出台,今年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又郑重提出,用7年左右时间实现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要共同努力做好我市经济税收工作,还需要要辩证看待武汉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推进发展的内外环境,各方共同努力。国税部门要继续当好促进武汉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组织收入要挑重担,服务经济要显身手,依法治税要带好头,干部队伍要树形象。
同时,全体纳税人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纳税。
另外,各级各部门都要重视、关心、支持、配合国税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在全市经济总量即将历史性突破万亿元的前夕,截至12月12日,武汉国税收入突破1000亿元,预计全年可达1030亿元。
每一个税收数据的变化,都折射着经济发展的轨迹;每一个经济发展的节点,都伴随着税收领域的宏大叙事。武汉市国家税务局负责人解读,由量到质的飞跃,标志着全市国税收入规模攀升上新高度,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武汉国税再推“新15条” 打造纳税服务升级版
【举措】
在武汉市GDP突破万亿元大关,国税收入跨越千亿的历史时刻,为更好地发挥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武汉市国家税务局在现有服务措施的基础上,着眼于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出打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纳税服务升级版的若干意见:
简政放权,提速减负,实现办税效率最高
1、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实现办税环节和次数、办税时间等平均减少30%以上,80%的涉税事项实现当场办结。对86个涉税事项实现“免填单”,对涉税审批、涉税资料、表证单书、宣传资料、业务培训、发票工本费等全部实现“零收费”。
2、进一步精简涉税资料。对税务登记、增值税发票发放、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变更发行等30项涉税事项的报送资料进行精简,减少资料种类42项。
3、进一步整合涉税事项。对一般纳税人认定、专用发票首次领购和防伪税控安装三项涉税事项进行并联一次办理,减轻纳税人负担。
4、进一步减少涉税审批。下放审批权限,将85%的非即办事项审批权限下放区局;缩短涉税审批时限,审批时限要比法定时限总体提速70%。
5、进一步规范进户执法,实行扎口管理。将所有进户执法事项全部纳入市局平台统筹推送,未推送的事项不安排进户,防止多头、重复、无序进户执法。
创新举措,完善制度,实现服务渠道最畅
6、进一步扩大“同城通办”事项范围,实现所有正常办理涉税事项的“同城通办”。
7、进一步创新纳税服务工作法。将未办理事项回访、“老魏一点通”、纳税明白纸、梯级导税、阳光稽查等一批成熟工作法在全市复制、推广。
8、进一步推广“税企通”移动办税平台。免费为纳税人推送涉税信息、税收政策、税收风险提醒,提供办税服务厅流量“掌上导航”,满足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
9、进一步推进纳税服务规范的全面落地。基本规范全部达标,升级规范在现有51%达标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10、进一步升级“纳税人学堂”建设水准,线上线下为纳税人免费提供培训辅导,增强纳税人对税法的确定性。
健全机制,社会共治,实现税收环境最优
11、进一步深化税银协作,扩大“纳税信用贷”合作银行范围,让更多诚信纳税的中小企业能够凭借纳税信用获得银行提供的贷款和结算优惠措施,助推企业发展。
12、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纳税人信用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及时向社会公告A级纳税人名单。对A级信用纳税人可一次领取不超过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对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的纳税人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
13、进一步完善涉及纳税人权益税收文件会签制度,从源头防控制度性侵权。
14、进一步引入国税工作第三方回访机制,按月发布《全市国税系统涉税满意度报告》。
15、进一步引入社会公众评价机制,评选武汉国税纳税服务年度人物,彰显国税正能量,提升服务能力。
撰文/徐良敏 戴轶凡 叶翩 严萍 丁雯
责编: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