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拖累孩子长个儿?营养过剩 不爱动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称,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7.1厘米,成年女性平均身高是155.8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为66.2公斤和57.3公斤。
国人平均身高的结果引起热议甚至质疑。报告撰写者特别说明,该报告是许多专家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办法编写的,经国内外权威机构多方论证,以确保其科学性。
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长得快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后,有的人窃喜:我原来超过了平均身高!有的人则遗憾:就差那么一点儿就达到平均身高了!还有不少人怀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怎么国人的平均身高并不高啊?
虽然不少人对男性女性平均身高的统计数据不太满意,但数据显示,我们还在长个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说,与2002年相比,6岁-17岁城市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2.3厘米和1.8厘米;农村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4.1厘米和3.5厘米。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孩子的身高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城市。这可能与现在的农村在饮食方面的水平不比城里人差,同时农村孩子的活动量、日晒时间也相对要多有关。
人们总喜欢和周围的邻居比,在身高上也是如此。来看看日本、韩国人的身高:
2014年,一则世界各国男性平均身高排名显示,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17米,比韩国男性(平均1.74米)和日本男性(平均1.722米)都要低。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列举了两组数据:一是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二是在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日本排第29位,中国男性排名第32位。
还有一组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追上了日本同龄人,然而除65岁-69岁年龄组以外,日本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均比中国同龄人要高0.72-2.94厘米。此外,中国青少年在体能素质上依然落后于日本学生。例如,50米短跑平均成绩,中国各年龄组男生平均比日本男生慢0.11-0.69秒,女生则平均慢0.39-1.01秒。立定跳远成绩,11岁-15岁年龄组的中国男生平均成绩与日本的差距多达3.67-8.69厘米,女生年龄组差距最大的为9.83厘米。在握力比较上,中日各年龄组男生的平均差距为0.85-2.13公斤,女生差距则更大。
营养过剩不爱动影响身高
很多人对平均身高的数据心有不甘,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很多决定身高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决定人的身高。国人的身高和身体素质低于日韩,更多的需要在饮食营养、睡眠和体育锻炼等遗传因素之外找原因。
曾有“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说法,认为日本青少年牛奶喝得多,才在短短几代就大幅增加了身高。虽然这一说法遭到质疑,但不可否认牛奶所含的营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在我国,很多人的奶摄入量不达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但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类摄入量只有26.5克。
当然,能使身体强壮和增加身高的不只是牛奶,还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如肉类、蛋类、蔬菜、水果和主食等。但是,现在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这说明,国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营养并非不足而是有些过剩,合理膳食非常重要。
缺乏体育锻炼也影响长个儿。运动是刺激骨骼增长的有效因素,而且,这种刺激骨骼增长是有时间限制的,即在女性16岁、男性20岁之前,超过这个年龄骨骺线就会闭合,无论再如何锻炼也不会使身高增长。国务院几年前曾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然而,2014年对全国中小学生抽样调查表明,仅有18%的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运动,40%的学生达不到平均每天半小时的锻炼时间。中国孩子的营养,很多不是用在长身高上,而是用在让身体发胖上。
很多人都知道,睡得好长得高。睡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大量分泌,加速骨与软骨的生长。然而,《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称,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时间(9小时以上)少了1小时23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
人的身高当然与遗传有关。决定身高最著名的基因是ZBTB38。研究人员还发现,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在不同的人种中,遗传的作用有高有低。在英裔美国人群中,约80%的身高差异与遗传有关;在西非和芬兰人群中,遗传因素在身高中所占比重接近60%。
人究竟能长多高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高?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平均身高也达到1.7米,居世界之首。
如果不加限制,人类到底能够长多高?
如果排除所有生物因素,从纯物理角度来看,人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7米。因为,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克/立方厘米,人的骨头最多可以承受7个g(重力加速度),身高如果超过7米,骨头就会碎掉。这也只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人的身高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时,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了,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
以长颈鹿为例,成年雌鹿的平均身高可达4.26米,雄鹿平均高达4.57-5.18米。它们的心脏到头部的距离为2.5-3米,心脏必须要有较高的血压才能维持头部供血,通常它的血压能达到300-350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压是80-120毫米汞柱,前者是后者的三倍。长颈鹿为了产生足够的血压供血,便首先要求有一个大大的心脏,其心脏直径有半米以上,平均重量达11千克,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到脑袋。
显然,如果人的身高要达到如此高度,其心脏和其他器官也得相应地配套进化,而且人的行为和动作可能只能像长颈鹿那么笨拙。人的身高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不过,在可以想象的将来,即便是荷兰人的平均身高也不会超过2.5米。供图/CFP 华盖创意
延伸阅读
矮个子
优势更诱人
“高富帅”是时下流行的对成功男士的评价。可见,对身高,人们还是很介意。不过,矮个子也别因此遗憾,人类的身高未必就是越高越好。
有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厘米-170厘米。
理由是,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增加10%,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的食物,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影响寿命。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材。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与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寿星们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1.5米左右,女性1.4米左右。
因为个子矮小,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器官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一个进化的例子从反面说明问题。恐龙的身躯很大,小小的脑袋要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恐龙最终走向灭绝。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