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先后选派7批87名干部人才援藏

09.09.2015  12:31
20年来,在襄阳援藏干部和琼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琼结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琼结县城街景。 记者 赵兴沛 摄 记者 王婷 杨洋 通讯员 陈泉霖

  编者按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了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建设的重大决策。次年7月,襄阳派出第一批援藏干部。

  20载汉藏深情。襄阳共派出7批共计87名援藏干部先后赶赴西藏琼结县,他们以琼结为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今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全面反映襄阳对口援藏工作成就,本报特派记者深入琼结县采访。从今日起,本报将图文并茂推出“襄阳对口援藏20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之南,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长眠之地,孕育了“吐蕃故都”——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

  平均海拔3900米,最高海拔6450米。和平原相比,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

  20年来,从汉水之滨到琼结河畔,一批批襄阳儿女,不畏高原艰辛,在对口支援琼结的实践中,开创了以干部、人才援助为龙头,以资金、物资援助为重点,以项目建设、经贸合作为载体,以促进两地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援藏工作格局,书写了一份具有襄阳特色的援藏答卷。

  9月,美丽的格桑花开得正盛。迎着雪域高原的灿灿阳光,本报特派记者走进琼结,深深感受到襄阳援藏人员对这片土地及同胞的真挚情谊。

  举全市上下之力——

  政策上倾斜 资金上支持 情感上投入

  初进琼结界内,蓝天白云之下,一块大型宣传牌格外显眼:“建设富而强,和而美的新琼结”。

  这绝不仅仅是勾画在琼结县1.89万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它正在被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累积成为现实。

  20年来,襄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援藏工作,把援藏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把琼结县当做襄阳的辖区县同等对待,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将有限的资金,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农牧民倾斜。行走在9月的高原,看见的是淳朴的笑脸,感受到的是援建项目暖心的温度。

  公路、水库、桥梁、农居、医院、学校……20年来,襄阳援建项目93个,援助资金1.04亿元。援藏资金向农牧区倾斜比例达到90%以上,援藏项目覆盖农牧区60%以上,惠及70%以上的农牧民群众。

  放在历史长河的坐标中,这无疑是琼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如今,村村有了农家书屋,村村通水泥路,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100%的村建起了双语幼儿园,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每一位援藏干部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琼结县委书记、保康籍援藏干部杨兴铭的这番话,说出了20年来7批襄阳援藏干部共同的责任。

  面对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盼,来自襄阳的7批援藏干部,紧密配合传递手中的“接力棒”,一曲襄阳琼结心手相牵的动人乐章正在上演。

  援藏,是为了变“输血”为“造血”,加速提升琼结自我发展能力。

  援藏干部们瞄准了最贫困的农户,一对一地挂钩帮扶,让他们尽快掌握技能,脱贫致富;

  他们瞄准了村镇干部,组织从未离开大山的人们登上飞机,到襄阳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脉搏;

  他们瞄准了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玛咖种植深加工产业逐步发展,具有独特藏文化传统的旅游业开始起步……

  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情感上投入。当前与长远结合,项目建设与改善民生结合,单援助与互利合作结合,如今襄阳对口援藏的领域在拓宽,内涵在丰富,质量在提升。

  走持续发展之路——

  由“有限援藏”转向“无限援藏

  借外力,用内力,重合力,将内地优势企业与琼结县的资源优势对接,实现合作共赢,是襄阳对口援藏的成功一笔。“在家种地一年收入不过1万多块钱,在这里工作不仅环境好,一年保守算下来也有3万多元的收入。”今年21岁的多吉卓玛谈到自己的工资时说。

  她就职的西藏山南雅拉香布实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投资1.32亿元在琼结兴建的冰川矿泉水生产项目,于2012年建成投产,年产5万吨矿泉水,产品销往北京、广东、湖北等地。

  距离琼结县城不过5公里,邦噶山脚下大片蓝色的光伏板吸纳着高原执着热情的阳光,也点燃了琼结人民脱贫致富的激情。

  投资7亿元的丰华能源光伏发电一期10兆瓦项目已于2015年初正式并网发电,二期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也将于今年内开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琼结县新增税收1500万元。

  在拉玉乡白那村,记者见到了来自襄州区张湾办事处的翁爱国。

  来琼结不过一年时间,翁爱国已经晒出了标志性的“高原红”,当地村民早已把他当做自家人。在琼结县分管招商的副县长、襄州籍援藏干部刘超的热情感召下,翁爱国毅然放下了襄阳的建筑产业,在琼结县投资1500万元,成立了西藏天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起了玛咖种植基地。

  这种从秘鲁引进的神奇植物,只有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种植才更具市场价值潜力。“今年400亩,单是收干果每亩可收入5万元。明年将扩展到1000亩,带动散户种植400亩。总规模15000平方米的深加工生产线也将建成,届时年产玛咖相关产品可达100吨。”翁爱国对这项自己过去从未接触的全新产业信心满满。

  拉玉乡党委书记边巴次仁告诉记者:“单是种植这400亩玛咖,5个月的时间就用工3000多人次,兑现了村民45万元的工钱,是平日里村民收入的3倍。

  “我们通过创新援藏理念,由‘有限援藏’向‘无限援藏’的转变,为琼结县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与支持。产业援藏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刘超说。

  汇襄阳儿女之智——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9月5日下午,琼结县卫生服务中心二楼的一间会议室内,为了诊断一名72岁高龄的藏族大妈的病情,一轮跨越3000公里的远程诊断交流,在该卫生服务中心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之间展开。

  来自宜城市疾控中心的援藏干部朱波告诉记者,有了这套远程诊疗服务系统,琼结县大病诊断不再出县,当地居民不再为看病劳苦奔波。他说:“这套远程诊疗系统,在山南地区乃至全西藏,都创下了第一。

  不仅是医疗,农牧、环保、国土、住建、教育……来自各领域的32名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开展短期援藏,充分发挥襄阳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为琼结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虽然来自不同领域,却同样忍受着高寒缺氧对生命的侵蚀,忍受着孤独和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上高原。”采访中,来自襄州区环保局的郭振纲笑着说。

  襄阳还不断扩大对口援建工作外延,深化对口援建工作内涵,实行部门对部门,县对乡等结对帮扶,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援藏新格局正在凸显。

  搭建襄琼两地交流合作平台,宜城市、南漳县、襄城区、谷城县对口帮扶琼结三乡一镇,每年为每个乡镇提供资金、人才、技术支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口帮扶琼结县人民法院,利用襄阳优势帮助琼结解决实际困难。

  深入推进中小学“手拉手”、“一帮一”活动,襄城区教育局与琼结县教育局建立合作关系;湖北文理学院在琼结成立“格桑花”支教队义务教育志愿服务基地,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琼结开展支教工作,教育援藏品牌影响力日渐形成。

  不仅“请进来”,还要“派出去”。近年来,琼结县先后组织政法、城建、环保等系统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等30余人赴襄阳、浙江枫桥等地学习培训,协调安排30名干部赴襄阳各县(市、区)挂职锻炼,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