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收养60只流浪猫狗 "摆摊夫妇"盼爱心人士领养

16.01.2015  10:00

  每天中午12点半到2点,对于住在成都曹家巷工人村的老胡夫妇来说,是和“家人”共餐的时间。

  桌子上摆着两袋卤肉店的碎肉,由近60个“家人”上蹿下跳地分享——它们是56岁的老胡在过去10年里陆续收养的流浪猫狗。年纪最大的“霍去病”今年6岁了,是条土狗,在老胡的“家人中”资历最老,他得到了被亲自喂饭的优待。

  2005年,老胡和爱人救下一只流浪的病猫。从那时起,他们的生活轨迹因此转向:不断有流浪小动物光临他的家,有的是自己找来的,有的是捡回来的,还有的猫狗是其他人送来的。“他收养猫猫狗狗,住在这一片的人都晓得。”一位居民说。

  每晚,夫妇两人睡上铺,猫狗睡下铺,人和动物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妻子成了定期给猫狗打针的医生护士,老胡每天摆摊养活它们。“霍去病”、“黑娃”、“二筒”……每一只猫狗都得到了自己的名字。

  夫妇的爱心,和一些邻居的看法日渐产生冲突。1月14日,有市民打进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11,反映老胡的猫狗扰民问题。

  即使没有居民投诉,老胡夫妇也有些吃不消了:“我已经花光了积蓄,希望有爱心人士来领养一部分,我不要钱,只求对它们好。

   门一关就找不到下脚的地方

  如今,老胡家有近60只猫狗。晚上,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门一关就找不到下脚的地方。

  1998年,在深圳打拼了8年、从事珠宝鉴定的老胡和妻子谢女士辛苦攒下了30万元积蓄,回到成都做起了手机配件生意。直到2005年的一天,一只流浪猫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当时在我家附近有很多人围在一起,看一只在房顶上被困的猫。”老胡回忆,这只猫被瓦片卡住,“我看这只猫很可怜,周围人也没有去帮忙,就自己上去把它救下来了。

  这只猫,后来留在了老胡家中,夫妻俩给它治好了病。尽管这只猫没有名字,但它就此开启了老胡收养流浪动物的生涯。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救活一个生命

  “我当时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救活了一个生命。”老胡说,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注意垃圾桶、路边有没有流浪动物。只要可以救一下的,他都会将它们带回家。

  “霍去病”就是在垃圾堆里找东西时被带回家的。“给它起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老生病。”老胡打趣说。随着收养动物的数量变多,甚至有人慕名前来把自己无法养的宠物送给他。

  在过去的10年里,老胡和谢女士养的动物最多时有65只。

   医治宠物太贵,干脆我来医

  “最开始它们生病,我们都送到宠物医院,但是费用太贵,后来就干脆我来医。”谢女士做过护士,她从药店买回听诊器、针管和消炎药,还定时用干洗粉给它们做清洁。

  小狗“黑娃”最近感冒了,谢女士拿出听诊器,把“黑娃”抱起来,细心地听着它的心跳,“应该是炎症,给你打一针消炎药哈。”谢女士从药箱内取出针管,小心翼翼地把针扎进“黑娃”颈部,在此过程中,黑娃乖乖地,没有乱动。

  两个人,近60只动物,住的是20平方米的小屋,租金每个月600元钱。到了晚上,夫妻俩睡在上铺,猫狗则像他们的孩子一样,挤在下铺和地上。

  困境/摆摊为生 每月为猫狗花3000元

  几十只动物不能老关家里,每天凌晨4点老胡会把它们放出去玩一会儿。

  “我们都住在这里面,狗那么多,万一伤到人怎么办?而且偶尔晚上还有猫狗在叫。”一位居民说出了很多邻居的顾虑。

  事实上,老胡自己也有些吃不消了。这几年,他们家里情况却一直不太好,30万积蓄一部分用于家人治病,剩下的全用在了日常开 销和收养猫狗上。“每个月都要在这些娃儿身上花近3000元,我出去摆地摊只能勉强维持现状。

  对话/

  盼爱心人士领养

  “有人来领过一次,一个月后狗狗就死了。”老胡有些气愤,他说,不少市民领养时很热心,但一旦猫或狗生病、犯错,不负责任的人又会再次抛弃猫狗。

  此后,对前来领养的市民,老胡都会细心观察,确认对方有责任心才会把“孩子”交出去。“我现在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领养它们,让它们有更好的归宿。如果不想养了,给我送回来就好。

  如果您想帮忙领养猫狗,可拨打本报热线(028)96111。 华西都市报实习记者李智 记者李鑫 实习生孔亚鲁 摄影吕甲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华西都市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