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最年轻县随县五年竞进 三年全省进位30位
图为:炎帝神农故里 新华网曾伟龙 摄
新华网武汉7月28日电(曾伟龙 金威) 2009年7月29日,随县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县,拓荒奋进的号角自此吹响。五年砥砺前行,随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从第78位跃升至48位,成为全省县域经济“跑”得最快的县。
五年时间,随县人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了一座生态园林县城,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截至2013年,随县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外贸出口总额分别是2009年的8倍、11倍,外贸出口近5亿美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建县初的3000多万元增至去年年底的3亿多元。
一座成立晚、起点低的新县城,在不甘落后的“随县精神”指引下,崛起的不仅仅是“随县速度”,更是百万随县人民的幸福。
本月23日至25日,记者跟随“媒体记者走基层看随县”采访团,深入随县的工厂、乡村、景区,寻踪“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的发展路径。
一年四季出菇,食用菌出口位居全省第一
随县香菇,闻名遐迩。在随县农村,塑料薄膜覆盖的香菇棚连排成片,构成别样的风景。据介绍,这样的香菇棚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搭建,是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
香菇是一种寄生于栋、槲等木质的食用菌,味道香嫩。因处在南北交汇的独特位置,随县是香菇生长的沃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县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今,食用菌是随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年种植香菇1.5亿袋,年产值20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基地。2013年,随县出口总额达4.1亿美元,仅炎帝科技公司出口创汇就超过60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食用菌出口达到1.86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炎帝科技位于随县经济开发区,是集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不断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13年9月在全国首创工厂化栽培香菇获得成功,实现了香菇周年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引发了香菇产业“革命”。
7月24日上午,“媒体记者走基层看随县”采访团走进炎帝科技工厂车间,只见香菇从配料、制苞、灭菌、接种到养菌、出菇等全过程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在出菇车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香菇。
炎帝科技总经理谭照生介绍说,香菇因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对气温特别敏感,太冷太热都不行,传统种植香菇基本上靠天收,而且只能在春秋两季种植,如今工厂化生产后,打破了曾经发展遇到的瓶颈,填补了世界上都没能实现四季出菇这一技术空白。
为带动新一代农民发家致富,该公司推行“公司带农户”的捆绑经营模式,在三里岗镇、柳林镇等8个乡镇,建成无公害种植基地60个,总面积5万余亩,吸纳菇农5万余户,种植香菇9800万袋,木耳160万袋,增加当地农民年收入5600元,产业链效应使16万菇农脱贫致富,形成了公司与菇农“良性发展、互惠共赢”的新格局。
“目前公司每天可制孢6万个,90天后开始出菇,一个星期采摘完,可采4茬,日产香菇10万吨。”谭照生说,截至2013年,炎帝科技出口达到6200万美金,实现总产值12亿元。预计“十三五”全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利税10亿元。
据他透露,全国香菇日均需求量在7000吨左右,仅武汉这座城市一天大约可以吃掉300吨。他说,随州10万菇农每户年种植8万只菌孢,香菇年产量可达到560万吨,年产值超过672亿元,通过完善深加工、贸易等环节来延伸产业价值链,随州香菇产业完全可以实现年产值过千亿。
除了园区的工业化生产,随县的香菇贸易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镇村经济模式。随县三里岗镇曾经以香菇而闻名。如今,三里岗镇不再仅限于发展香菇,还生产起来了木耳等食用菌。裕国菇业、炎帝科技、神农生态等几家大龙头企业从这里迈步并走向国际,每年创汇近4亿美元,让三里岗镇食用菌越走越远。该镇的吉祥寺村是随县香菇产业发源地,全村的香菇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地区,是湖北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所在地。目前,吉祥寺村全村香菇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香菇产业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