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带车联网技术回汉创业 把创新技术落地
记者范婷婷 余坦坦 罗斌 通讯员山婵媛
他曾拿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和硕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博士后研究,之后更成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制教授。现在,他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
昨日,武汉云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志军,登上长江日报与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第105期市民大讲堂,讲述他将国际领先的车联网技术引入家乡武汉,服务武汉市民智慧出行的故事。
“云砥”二字
寄托了他将技术落地心愿
“你在国外做得再好,如果你做的东西没有在中国得到验证的话,你还是有很大缺憾的。”邱志军博士引用一位先他回国发展的朋友的话,解释自己为什么决定回家乡发展事业。
邱志军曾在美国及加拿大生活、学习了数十年。“国内发展得越来越好,从2008年开始,我身边朋友回国的越来越多。”时刻不忘“我是武汉人”的邱志军,看到武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决定将自己在美国和加拿大潜心研究的车联网技术引入家乡。
回国后,他成立了云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云砥”二字,寄托了邱志军将技术落地的心愿。“‘云’代表我们常说的‘云计算’、‘云技术’等概念。对于做技术的人来说,‘云’这个概念有点飘。所以我还需要‘砥’,也就是中流砥柱的‘砥’。”
这不是邱志军的首家公司。数年前,他曾经跟朋友一起运营过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最后以失败告终。但那次的失败,让邱志军总结出企业成功的三要素: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创业团队。
邱志军说,在这三个要素中,是否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决定创业成败中所占比例最重。
探讨将市内运营的普通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及校车等联网
十年前,邱志军曾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手机、电脑这么普及,为什么不利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结合自己的专业,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通过采集手机信号,分析城市的交通出行需求和交通拥堵状况。此后,邱志军数次飞回国内与潜在合作者探讨这一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围绕着这一选题,他在往返中美的飞机上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到底什么是车联网?邱志军博士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车是不联网的,这就好比多年前电脑刚出现时也没有网络一样。区别在于,电脑大部分时间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的,而车是移动的。所以当车联上网后,就可以记录它的位置,并开发出基于车位置变化的应用。”
“当车联入网络后,我们获取数据,判断哪里交通拥堵,并把信息传送给道路的所有使用者。交通管理者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预判,提前疏散车流,缓解交通压力。而这是目前所使用的行车导航无法做到的。”
虽然,人们已经将堵车所浪费的时间当作常态。但堵车究竟会带来多大的浪费?邱志军博士算了一笔账。“按照武汉有1千万人口来计算,若每人每天在路上浪费20分钟、且每浪费一小时会带来60元的损失,那么每一天武汉市因为堵车带来的损失就有2亿元。这个数字看上去是非常惊人的。”
在邱志军看来,武汉拥有千万人口,且对基础设施投入很大。若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交通状况,未来武汉将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典范。
目前,邱志军博士和他的团队正与相关交通部门探讨,将市内运营的普通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及校园通勤车等联网。邱志军博士表示,这一车联网环境有望在接下来的2年内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在城市运营的车联网。
现场>>>
现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提问: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普通人,该如何创业呢?
邱志军认为,我们现在讲创新创业,其实应该更多地强调创新。“我们在做东西的时候,要反思,能否为社会带来价值?比如拥堵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减少损失,造福更多人。创新很大意义上,是在为全人类造福,而不仅仅为了赚钱”。记者范婷婷
创新是在为全人类造福
创新是在为全人类造福
海归博士邱志军向听众介绍他的“车联网” 记者 彭年 摄
[分享人生精彩]
报名电话59222222
◎推荐、报名方式
1.拨打本报热线电话59222222
2.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3.新浪微博@长江日报
4.加市民大讲堂QQ群215893491
5.加市民大讲堂微信号
责编: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