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农建亮点纷呈
(陈生双 崔进 秦建军)乡间有“正月十五前天天都过年”的说法。然而,从正月初七开始,南漳县的六大农建工程全面复工,各地建设热火朝天,亮点纷呈。截至目前,已完成农建总任务的85%。
广泛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
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号召多方人员参加建设是南漳县肖堰镇的农建抓手。
该县西南山区的肖堰镇田间地头人头攒动,人们或铲或挖正忙着给渠道清淤。“种田嘛,离不了水呀,我们来清淤就是想让渠道好放水。”肖家堰村50多岁的妇女肖大琴说,“去年10月中旬,镇水利站的领导来我们村开动员会说清淤的事情,我当时就报名参加了,今年正月初七复工,我又早早地来到了工地。”
肖堰镇始终坚持把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在总结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超前谋划,凝聚力量,以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序进行,以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提升建设成果的高效利用。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搞建设
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精品的工程是该县东巩镇的农建主要特色。
东巩镇是南漳县的西南山区乡镇,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分半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尤其重要。去冬以来,该镇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高效节能灌溉、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科学制定了《东巩镇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区域的条件,打造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全面加强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杨店水库是该镇杨店村的当家水库,担负着杨店村300亩农田及200人防洪任务。由于建设、运行年久,水库出现了上游坝坡块石风化破损、下游坝坡无排水沟、溢洪道欠宽等诸多病险问题,影响蓄水、灌溉、防洪。为使该库发挥正常功能,给力杨店村农业生产,东巩镇水利站多次向县水利局反映要求,使该库跻身南漳县关庙等10座小(2)库除险加固建设之列。
由于参建各方努力,该库自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各个环节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闸室、上游坡、下游坡的建设。
完善机制,各负其责抓落实
定人员、明责任,各负其责抓好实施是南漳县板桥镇的主要农建措施。
雁群无头雁不飞。为抓好去冬今春的农建工作,板桥镇成立了由镇分管领导牵头、水利站站长、项目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层层落实责任制,制定建设计划,狠抓去冬今春的农闲和有利天气,突击作战。专班一行人定期、不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巡回检查督办,遇到问题现场办公,对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及时请示、请教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用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案给力工程建设。
专班人员合理分工,各负其责。镇领导负责动员、协调、督办等,水利站站长负责上传下达、现场指挥等,项目村支部书记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协调等,各方各尽所能,形成合力服务本镇的各项农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注重统筹兼顾,在灵观垭村、断河坪村组织受益群众投工250余个,开挖管沟4200米,甘沟村组织受益群众投工100余个,人工清理饮用水源堰塘150立方。
既有其责,就有其惩。正和村民忙着开挖管沟的灵观垭村村书记王国权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说:“我在农建专班是负责现场施工的,也就是带着大伙儿一起搞活儿,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我们正月初七就开工了。要是哪儿没搞好,我这村书记的‘帽子’就要被摘了。”
南漳县本年度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六大工程建设,即:除险加固水库44座、建设惠及3.6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处、中小河流治理1条5.1公里、整治当家堰66口、硬化和清淤渠道410.36公里、水毁修复21处和整修泵站机井27处。由于措施得力,各地建设顺利,截至目前已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3座、中小河流治理1条5.1公里、建设惠及3.6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处、水毁修复13处、渠道政治235公里、整治当家堰41口,可提前完成全县的农建任务,造福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