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对58种食物过敏 “吃一小口试试”千万使不得
(武汉晚报 记者刘璇)“吃牛羊肉过敏,吃鱼虾过敏,吃豆制品过敏、喝牛奶过敏,这也就算了,可这孩子连吃面包、蛋糕、饼干、蕃茄都过敏!”经过测试,7岁男孩晨晨(化名)对58种食物过敏。
“我当了30年的过敏科医生,现在接诊的患者是当年的300倍!”昨天,某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说。该科室去年接诊的过敏患者高达36000多人。刘光辉指出,跟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吃什么都得在家亲自做
面包、鸡蛋、奶制品和豆制品这些在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食品,对7岁的晨晨来说都犹如“毒药”。
家住常青花园的晨晨,自断奶后就开始显示出对很多食物过敏的迹象。妈妈说,6个月后换成牛奶喂养,结果晨晨喝了后红疹遍布全身。“一换脱乳奶粉,红疹就消了。”
随着晨晨长大,接触的食物越多,过敏现象越严重。豆腐、干子、千张、豆浆、豆奶、豆芽、甜豌豆、蚕豆、黄豆、牛奶、乳饮料、面包、蛋糕、饼干、鸡蛋、草鱼、鲫鱼、才鱼……让晨晨过敏的食物有58种之多。轻则脸上起红疹,身上起红斑,重则上吐下泻,呼吸困难。
医生都说对食物过敏和接触过敏没有好办法,惟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接触。细心的妈妈详细记下每样孩子过敏的食物:牛羊肉不能吃,就吃猪肉和鸡鸭;淡水鱼不能吃,就买海鱼;蛋糕、饼干不能吃,就买进口脱脂原料在家现烤。“每吃一种新东西,都只敢给他尝一小口,确认没有问题后,下次才敢给他吃。”妈妈说。上幼儿园和小学,都得把孩子接回家吃饭。
现代化衣食住行成“元凶”
“我当了30多年的过敏科医生,八十年代一年的门诊量不足百人,现在已经连续3年都突破了3万人,30年间病人翻了300倍。”刘光辉透露。2013年世界过敏组织(WAO)已经把过敏性疾病列为人类常见疾病谱上排列第六位。
为何现在过敏的人越来越多?刘光辉认为,过敏说白了其实是一种城市病和现代病。
“现代化的衣食住行带来更多过敏”,医生说,原来人们穿土布,现在各种化纤面料占了“主角”;以前食品单一,现在种类繁杂;以前的房子刷刷墙就能住,现在各种装修材料都往家里堆;还有新车内饰中的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挥发性物质……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身体也会因免疫力降低变得“敏感”。如果突然对之前不过敏的食物过敏,很可能是身体免疫系统在“报警”。
绿化环境变好也是致敏“元凶”。武汉协和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林能兴在国外留学期间深有体会,“城市绿化好了,花多树多草多,过敏原也会多。”
过敏门诊半数是孩子
“现在过敏门诊里孩子几乎占了一半。”刘光辉介绍,美国研究人员2013年发现,剖宫产儿童患过敏的风险明显高于顺产儿童。他们认为,孩子在顺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母体细菌可能对他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有益影响。
“这与太爱干净、过少接触过敏原也有关系。”协和医院过敏性鼻炎专家陈建军说,对“卫生”过度要求以及过度保护等,不能“培养”出丰富的菌群,也就难以诱发儿童身体原始的免疫功能。
“每次一小口”很危险
医生坦言,目前对于过敏性疾病还缺乏根治手段,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过敏原检测。除了吸入性过敏能够接受脱敏治疗外,食物过敏和接触性过敏只能尽量避开。
“不少家长采用‘每次一小口’再慢慢加量,这种自行‘脱敏’相当危险。”他告诉记者,过敏发生后,一次比一次严重,有时候一口食物就可能会要命。
目前国际上治疗食物过敏也是采取“逐渐尝试”的方式进行脱敏,但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由医生评估过敏的严重程度。如果适合,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控下,住院脱敏。“这对医疗机构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有完善的抢救设备和有经验的抢救医生。”刘光辉遗憾地表示,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家医院开展。
“临床上,心存侥幸吃一口而丢命的例子不在少数。”家长在家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一旦发现孩子对某种物质过敏,要绝对避开。
责编: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