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条”鼓励创业 地大教授10个月成千万富翁
(长江日报)“黄金十条”、“青桐计划”、工业技术研究院……体制机制的改革,平台环境的建设,能怎样激发创新的活力和生产力?本报今日讲述的四个创新故事,可为证明。武汉何时有自己的马云、乔布斯?我们相信,持续将武汉培育成适宜创新的土地,创新的故事每天都会上演,这是神话诞生的序曲。
千人计划
海归学者技术转让 2000万元创湖北纪录
一项常温常压储氢技术成果,以2000万元的价格达成技术转让,迅速进入了市场转化。昨日,记者从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悉,技术转让半年后,产品即将完成中试,有望通过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阶段。
今年1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一项触碰‘天花板’的改革”专题报道中,报道了武汉这一重大技术成果转化的新闻。
程寒松教授是美国归来的全球著名能源专家,武汉地质大学引进的“千人计划”学者。氢能是最清洁的燃料,但市场上尚未实现氢能的大规模应用,瓶颈就在于氢气的存储与运输。程寒松团队成功攻克了氢能在常温常压下难以贮存和释放这一技术瓶颈,实现了氢能的常态化、安全化应用,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去年,上市公司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对其进行投资,共同设立新公司,支持程寒松进行工程化试验。该成果产业化前期总投资额一个亿,技术团队和资环工研院技术入股占股20%。程寒松教授的此项成果以2000万的价格达成技术转让,创造了湖北省技术成果转化的新纪录。
这一成果从孵化到转化,都离不开资环工研院这个平台。昨日,资环工研院院长郝义国介绍,资环工研院既是科技成果产业的孵化器,也是对外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和窗口,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成立以来,全面推动学校技术转移工作,程寒松教授的项目就是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而资环工研院只是武汉目前组建的十大工业研究院的一个代表。工研院被认为是推进产学研对接的有效形式,正在武汉蓬勃发展,成为武汉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武汉共组建了十大工研院,其中七家都设在武汉未来科技城。
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从大学实验室到产品化、产业化,这之间有一道鸿沟。中试产品到产品化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影响因素多,不是科研人员和学校可以单独完成的。而企业化运作的工研院能帮助科研成果跨越这条鸿沟。
(记者肖娟 实习生胡薇 通讯员余健 吴家伟)
“黄金十条”让十年技术沉淀产业化
黄金十条
地大教授变老总
10个月成千万富翁
全国首条量产无毒高效电解锰添加剂生产线,将是“武汉造”。昨日,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田熙科告诉记者,该生产线将在3月1日正式投产,年产200吨、产值1600万元,预计将占领国内10%以上的市场。
无锰不成钢。作为炼钢的必备材料,我国每年生产约百万吨电解锰,普遍使用二氧化硒做为添加剂,存在能耗高、毒性大、纯度低等问题。田熙科团队首创无硒高效电解锰,并成功实现添加剂量产,节省电能约5%-10%,电解锰纯度可达99.96%,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0年的技术沉淀、10年的产业梦,想不到只用10个月让美梦成真了。”去年5月,田熙科团队以技术入股占比70%,地大资环工研院公司出资150万元占股30%,成立了西能科技公司。按照行业至少30%的纯利润率计算,该公司今年约能盈利1500万元左右,田熙科团队可以拿到1050万元的红利。
事实上,从2004年起,田熙科就一直从事相关研究,却一直苦于没有产业化的好机会。
“主要问题是,团队成员都没有动力去做产业化。”田熙科坦言,10年里,自己接触了至少二三十家公司,至多给科研团队占股20%,落实到个人就只有几个百分点,还不如老师们自己去申请科研经费。加之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要转让都需要层层审批,快则几个月、慢则一两年;如果老师们想自己开公司,更是属于“干私活”,决不能在评职称时拿到台面上来说。
直到去年,武汉市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出台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的“汉十条”,明确鼓励科研人员创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最少70%、最多100%归研发团队所有。田熙科的创业梦重新被点燃了。
田熙科和团队起早贪黑,常常早上6点半就到项目现场,一直干到夜里十一二点。从技术中试的100公斤产量,放大到量产的200吨,有数不清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却都奇迹般地在10个月里一一解决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是我们自己的事业。”田熙科说。
如今,地大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也成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正在支持更多的教授变老总。
偶尔被称为“田总”的田熙科感觉良好,“老师们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创业了。”
(记者蔡木子)
高中同学相约回汉创新创业
“武汉合伙人”
3年申请8项国家专利
激光产业是武汉优势产业,行业巨头云集。新入行的小公司如何崭露头角?傅法煜和尹钢的策略是把技术做到最优。
傅法煜和尹钢都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两人的铁哥们友谊从高中开始。大学毕业后,傅法煜远赴澳大利亚留学,拿下双学位,在IBM澳洲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尹钢则前往深圳华为,五年后成为这家公司的技术骨干。2011年底,远隔千里的两人经过一番交流后决定回汉创业,成立奥森迪科公司,专攻激光聚焦系统。
切割是激光设备的常见功能,要提升激光切割的效率,除了加大输出功率,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改善聚焦系统,使激光的焦点更准。激光聚焦系统属于该行业的“技术密集区”,开发者需要具备光学、机械、电控等多学科背景。大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一般选择从国外直接购买成熟设备,在后期配套及技术服务上有诸多不便。
傅法煜和尹钢意识到,这个大公司的痛点可以成为小公司的发展机遇。他们结合专业所学,利用两年时间自助研发了整套“高功率光纤光路传输控制系统”,并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充足的技术积累让他们的产品在性能上能和进口产品媲美,价格却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不到半年,金运激光、华工激光等著名公司就成为了奥森迪科的忠实客户。截至2014年底,这家只有13名员工的小公司已经申请了8项国家专利,销售收入突破800万元。(记者熊琳晖)
在读博士加入“青桐计划”
青桐计划
一月销售300万元
研发自助投递柜
在武昌街道口某小区内,快递自助投递柜每天用户不断。快递投递员把包裹存放在柜子里,柜子会自动向买家发送一条包含开锁信息的短信,买家下班后到柜子上简单操作就可自助取货。快递自助投递柜是由武汉理工大学两位在读博士共同研发的,上个月,这项发明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柜子的发明者程鑫和李自力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专业的博士。两人在校园里发现,由于上课无法接收快递,大学生们往往都在就餐等空余时间集中接收快递,快递员们也大多在食堂、寝室门前的空地上“摆摊”发送快递,既造成了秩序混乱,又容易丢失包裹。两人合计,能不能发明一种可自助投递和收取的装置,让快递员和买家都从等待中解放出来。
2013年11月11日,两人成立了武汉智码开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组建起6人规模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相关产品。彼时恰逢武汉实施青桐计划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该团队顺利入驻武汉理工大学生创业园,并享受了一年免租金的政策扶持。8个月后,该公司首款产品研制成功,第一个客户通过媒体对青桐计划的报道知晓了他们,主动找上门来购买产品。程鑫两人借势发力,四处出击联系销售,不到半年时间就打开局面。目前,在武汉的一些写字楼、小区楼宇、地铁站都能看到这款产品的身影。
创意可以跟风,但技术创新却可以为发展带来持续动力。程鑫介绍,该公司试水自助投递柜项目时全国仅两三家企业涉足这一领域,2014年底相关企业迅速增多。为了保持自身优势,他们将自主掌握的两项核心技术申请国家专利保护,一些没有自己技术的生产厂家因此希望和他们开展合作。同时,他们还着手研发自助收投手机APP,让使用自助投递柜的用户通过同一种行为模式形成圈子。“等我们的产品成为小区、超市、车站等场所的标准配置,就能承载广告信息发布、商品推广等更多功能,用户也能从中享受到更多服务。”(记者熊琳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