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习总书记还说,残疾人事业是高尚神圣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报,我市共有各类残疾人2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2%。据资料显示,我市最早成立的残疾人专门协会是盲人聋哑人协会,组建于1979年10月。1982年,十堰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对城区105名、农村1412名盲人、聋哑人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建立了档案。
十堰市残疾人联合会于1988年中国残联成立后的第二年即1989年正式组建。从上至下残联组织确立了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深情地说: “残联是最具活力的组织,上连政策,下连社会,扎根残疾人群体,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强大的核心。残疾人事业是需要用心做的,残联绝不能成为官僚机构,而是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温暖的家。”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党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残疾人群体积极参与,我市残疾人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残联组织已经走过31年历程。变化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因为自己的改变,也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让它变得更加多元、包容、美好。这些变化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的自信和底气。
然而,对残疾人身份的固化、偏见、歧视,存在了很长时间。其实,残疾不是这一群体的标签,不过是人的多元样态中的一种。卢梭曾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身躯、感官与心理的差异导致在与环境互动中遭遇各种限制的残疾人,恐怕是这个时代身负最重枷锁之人。对一个健全人来说,很难想象下半身或一侧肢体没有知觉是一种什么体验,更难体味大小便失禁状态下该怎样生活。有截瘫者说: “瘫”字的组成是一个 “病”字旁一个 “难”,能从侧面说明残疾给人带来的痛苦与不幸。
障碍面前,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残疾人。著名作家史铁生也认为,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随着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的价值观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全和残缺构成生命的全部,残疾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生命和自由的意义。
从“残废”到“残疾”的演变,并非简单一字之别,反映出社会认知的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大众残疾人观的改变,映照出现代社会文明的光谱,也映照出全体社会成员的互助精神、人文意识和道德观念。其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有目共睹,残疾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得到法律保障,人道主义思想获得自上而下的认同,尊严、自主、独立成为残疾群体追求的方向。与此同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残疾人工作体制优势不断强化,市政府残工委及其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畅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构建残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残疾人信访工作网上服务平台,拓宽了残疾人权益诉求反映渠道。于是,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走出家门,走向曾幻想过无数次的诗和远方,参与社会生活,真正成为 “社会人”。他们挺起腰杆,为人人平等而努力,为自主权益而呼吁。从抱团取暖到共享生活,从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到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他们已然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贡献者。自信、阳光、充实、幸福洋溢在他们脸上,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动人、美丽的风景。
进入21世纪,我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秉持 “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初心使命,把残疾人事业更加充分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更加充分地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大局,推动残疾人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我市残疾人事业由最初以救急为主的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发展为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社会事业。围绕消除残疾人贫困,改善残疾人民生这一主线,实施了产业助残扶贫行动、电商助残扶贫行动、就业助残扶贫行动、康复助残扶贫行动等,着力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和兜底保障工作,全面拓展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为残疾人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强劲支撑。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生活和事业的梦想,诠释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大大提升。统计表明,全市6.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20人。这标志着,随着残疾人长效脱贫机制的不断完善,一条通往小康的大道正在残疾人脚下缓缓延伸。资料还显示,全市有近10万残疾人获得医保和养老保险资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覆盖,受益达14.82万人;5万多名残疾人纳入低保救助,2889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就诊服药补贴适时到位,为6万名持证残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复服务;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挂牌,0至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21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残疾儿童得到入学安置;200多名重症截瘫患者得到康复救助和生活重建,截瘫者 “希望之家”被中国残联、中国肢协评定为全国示范单位。不必再多举例,这组数字已经足以证实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优势和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组建善心圆梦艺术团,广泛开展公益快闪、公益MV、专题歌咏主题征文、爱心积善等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2019年,全市评选表彰了31名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优秀残疾人典型,进一步激励贫困残疾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自身梦想和中国梦而努力。全国自强模范、湖北省荆楚楷模成江,坚持助残扶贫33年如一日,2019年5月16日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是残疾人领域的全国最高荣誉,也是无数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残疾人的缩影。
如今,扶残助残,由城市深入到乡村,遍及社会各行各业,作为一种风尚在全市广为传播,成为社会的道德共识和行为自觉。 “残联主动,部门行动,社会联动”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残疾人工作者都深谙这样一个道理,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能仅靠残联组织单打独斗,需借势借智、借时借力,形成社会扶残助残强大合力,方能既有效扩大残疾人事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又极大地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据载,我市残联组织配合住建部门完成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4178户,落实地方配套资金100余万元,实现112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会同市发改委施行城区残疾人机动车免费停放关爱政策;在相关部门重视支持下,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医保和重度残疾人的养老保险由政府代缴政策全面落实;携手联通公司签署推进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战略合作协议,开展 “信息助残,同心圆梦”公益活动,向残疾人捐赠500万元话费,并免费发放助残电话卡1.7万张,金额146万元,惠及2.5万名残疾人。现已组建10支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服务近万人次。市残联因此获评全省 “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先进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残联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款物价值210多万元,均第一时间分发派送至城区医院、各县市区残联和残疾人定点服务机构,帮助残疾人群体渡过难关。5月17日,第30个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中国联通十堰分公司、市人民医院、亨运集团等10余家爱心单位及企业共向广大残友捐赠善款善物价值251.2万元。 “残疾人的节日”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成为全体公民的节日,关爱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风尚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纳认同。人们在理解、尊重、关心、帮扶残疾人的同时,潜移默化树立起一种多元价值观:除了 “我们”,还有 “他们”……
回首我市扶残助残的历程,最早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7年10月10日,十堰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理事会由各界人士共34人组成。当年有110个单位、28名爱心人士为福利基金会募集资金37万元。基金会先后两次召开理事会,决定投入27万资助福利企业,使40名残疾人得以就业。同时,积极为残疾人教育、康复服务,先后8次免费保送21名盲人和肢残人赴武汉东湖大学、河南省按摩培训中心学习,其中18人学成归来自主就业。同年,对100名肢残人进行伤残检查,免费为64名截肢者安装假肢,为7名瘫痪者配备了轮椅车,为7名肢残人及荣誉军人配置拐杖和腰围。基金会还积极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发行奖券80万张 (元),仅此为全市积累福利资金26万元。据 《十堰市志》记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短短几年,完成107例小儿麻痹症矫治手术,有效率达92%;白内障复明手术285例,脱盲率95.3%;聋哑语培训12人,有3人开口说话并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学习。福利基金会陆续兴办7家福利企业,安置100名残疾人就业,帮扶58名残疾人自谋职业。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残疾人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残缺的人生一旦赋予永不枯竭的强大动力,必将创造生命的奇迹。
残疾人与健全人、残疾人与社会与世界的沟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身体不再禁锢、观念不再僵化、生活不再单线条、世界也不再遥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直以来,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已然成为这个特殊群体发自心灵最深处的高频词。他们心中早已坚定一个信念:既然命运重新塑造了另一个我,就以全新的我重新屹立在这个世界上。
时间已铭记前行的足迹,历史将镌刻 “我们” “他们”共同谱写的新时代 “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的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