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张湾区“消费扶贫” 打造城乡一体生态链

18.01.2017  15:05

  “两斤半草莓,100元。虽然贵了些,但新鲜、放心,儿子还体验了采摘的乐趣,值!”7日,十堰市民况建福在张湾区黄龙镇鲍湾村摘完草莓后开心地说。

  这只是张湾区倡导消费扶贫的一个图景——通过打造农旅融合平台、发展农特产业、嫁接互联网等方式,该区将市场消费潜力从城到乡进行引导,在服务市民的基础上富裕农民,探索出一条消费扶贫的有效路径。

  农旅融合延长消费链

  张湾区是东风公司十堰基地核心承载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如何让乡村共享工业文明成果?一次节会带来了启发。

  2015年3月,黄龙镇举办郁金香文化旅游节,参加节庆活动的人数达到8万左右。

  “利用张湾独特的区位优势,服务市民,富裕农民,利用消费促进脱贫工作。”张湾区区委书记刘宇飞说。

  消费扶贫,得有产业做支撑。

  在张湾区统一部署下,距城区仅10公里的鲍湾村建起100亩草莓基地,全村55户贫困户,有39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打工等形式成了基地“股东”。

  “去年是第二届草莓采摘节,每天迎来200余名游客,可以一直延续到今年三月。”鲍湾村支部书记张昌顺介绍,草莓园开园以来已收入400多万元,带动周边企业及农户创收100万元。

  打造休闲产业品牌,张湾区以消费扶贫为抓手,先后策划了“幸福十堰从张湾出发”十大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汉江樱桃节、张湾卡通油菜花节、白马山文化体验游、堵河自行车骑行活动、花果山登高节等,“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活动”。

  通过农旅融合,张湾区去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4%,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

  特色产业吸引个性消费

  “我的2亩猕猴桃采摘园去年收了近3000公斤,卖了6万多元。”6日,西沟乡沙洲村村民曹仁清说。

  沙洲村是张湾区经信局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单位,该局联系知名电商在网上售卖,并组织市民现场采摘猕猴桃。

  “以前没有营销平台,很多产品卖不出去。现在通过互联网出售,都供不应求了。”曹仁清感慨。

  沙洲村西盛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里俊说,通过“线上宣传销售+线下采摘”一体化营销,推动了村里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土鸡蛋、板栗、蜂蜜等农副产品销售,农民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在黄龙镇回龙村,千亩大樱桃还没挂果,北京客商已全部预订;在西沟乡长坪村,柿子还没有红,就不断有人电话询问前往采摘;在花果街办茶店村,蔬菜基地的数万斤紫玉香芹被抢购一空……

  “我们不搞大一统产业,强调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吸引个性消费,去年促进全区14042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区扶贫办主任袁军说。

  乡村消费激发创业热情

  “消费扶贫需要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形成扶贫攻坚的城乡一体生态链。”刘宇飞说,张湾区已将其作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抓手,以生态氧吧、旅游休闲、体验采摘等为卖点,推广土地领种、生猪领养、农耕体验等形式,打通市民需求与农民供给通道,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今年,张湾区将以差异化、生态化、特色化、大众化为引领,建西沟生态采摘、方滩水体休闲、黄龙休闲度假、樱桃溪谷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四大乡村旅游片区,做大山水融合、文旅融合旅游消费大文章,打造10个品质景区、20个精品采摘基地,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民间资本纷纷下乡。十堰帝龙公司投资1.6亿元建成斤坪现代农业示范园;深圳尚联公司投资2890余万元建设百龙潭景区;花园村投资近千万元打造花果山景区;沉潭河村打造“玛丽婚纱摄影庄园”……

  “通过吸引企业、市民等到乡村投资消费,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我们有信心实现2017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个重点贫困村出列。”区长周玲说。(饶扬灿 刘涛 庹海波)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