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坝区治理矿山环境 矿区“披绿”变身蔬菜基地
中新网宜昌3月25日电 (郭晓莹 李明 向倩)据湖北省宜昌市官方25日消息,该市投资2.1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成效显著,曾经废弃矿渣满地、地质灾害隐患多的矿区,经过搬迁避让、兴建挡土墙、回填采空区以及矿山土地复绿复耕等方式治理后,不仅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还重新恢复了青翠的容貌。
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有矿山总数607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230处,其中有7成磷矿资源分布在三峡坝区夷陵区。然而,与采矿业带来的巨大财富相伴而生的地质环境问题却不容忽视。
近年来,宜昌市共投资21020.48万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133个工程项目通过了竣工验收,复绿复耕272.12公顷。
在海拔1000多米的宜昌市夷陵区殷家坪羊角山,经过清空矿渣、塌陷坑回填、露采边坡削坡整形等一系列措施,矿渣堆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高山蔬菜基地,边坡上用来涵养水土专门种植的草坪也已经开始抽芽,平整好的蔬菜示范基地也已经春播完毕。
在殷家坪村的郭家湾,这里的磷矿于2012年停止开采,“闭坑”前,采矿企业首先是用粘土填埋消除了三条裂缝和塌陷隐患,随后又将采矿井口进行了封堵。最后修建护坡、挡土墙,填埋矿石堆覆土换绿,种上核桃树等经济树种。
在栗林河、麻岩屋等地的华西矿业矿渣堆治理现场,开采后留下的矿渣堆经过修建挡土墙、撒草籽等复绿手段,重新焕发生机。
据宜昌市夷陵区宜昌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科工作人员介绍,宜昌市通过启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制度,以促使采矿人自觉整治矿山环境,落实“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
目前,宜昌市矿山已缴存的备用金近4亿元,为矿山企业落实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但是,此前存在大量的废弃矿山属于“无主山”,由于很难落实责任人,“复绿”和治理的重任往往落在政府身上。
据了解,宜昌市需要治理的矿山还有350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及一万多人。宜昌市国土资源局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制,除对矿山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外,采矿权人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规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与开采活动同步进行,把防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