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在武汉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窦贤康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9278名研究生新生齐聚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在东湖之畔、珞珈山下共同开启未来的学习时光。在这里,我代表武汉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对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场相聚来之不易。在过去八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并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对全球化进程和未来社会形态带来了深远影响。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7月29日,国家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学们,研究生教育处在国民教育的最顶端,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你们的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时代呼唤你们以真信仰、真本领和真品性,投身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舞台,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要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向来是我国知识分子具有的优良传统和责任担当。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知识分子心怀对祖国的大爱,视艰险如坦途、视荣辱如浮沉,推动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转变。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同学们,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而成才”这个根本问题。武汉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决不能是意志薄弱、精神涣散、浑浑噩噩的人,而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品质要硬、底气要足、眼光要远;爱国也决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要将个人事业追求融入国家发展需要,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作为科研人员,最根本的使命就是把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完成好;把科研做到一流,就是对党和国家最大的忠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疫情防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等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你们在做研究时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以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谱写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要有敢于在国际学术竞争舞台上成为强者的气魄。研究生教育的竞争是国与国之间顶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竞争中胜出的强者才是真正的强者,争得的一流才是真正的一流。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校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蓝柯教授团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方舱医院病区、厕所等高危医疗场所以及居民小区、超市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采集气溶胶样品,首次揭示了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及动力学特征,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重要文章,引起了国内外140多家知名学术期刊和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并被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引用于“政府紧急咨询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国学者敢于到世界学术舞台同台竞技的志气和底气!
同学们,研究生的学术气魄和学术高度决定了未来国家科技创新的高度;未来中国以什么样的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你们今天的努力和奋斗。我希望你们既要有跻身国际科研舞台与世界顶尖高校同台竞争的勇气和魄力,也要有攻克科研“无人区”、抢占创新制高点的实力和能力。希望你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产出更多原创成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创新供给。
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要有踏实严谨的学风。马克思曾说过,“科学研究从来都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遵循复杂严谨、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可以说,在科研道路上经受的挫折越多,受到的磨炼就越多,取得的进步就越大。然而近几年,科技界和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学术浮躁甚至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问题,这种崇尚虚浮、急功近利的风气对个人的学术生涯、一个单位的学术生态甚至是整个国家科技发展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同学们,做学问走捷径固然是快,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不是做真学问,更不能做成大学问。学术研究是一场终身的修行,需要你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以“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耐心和专注做出真学问。希望你们守住学术底线,争做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
一个民族的未来永远寄望于青春的力量。83年前,在国立武汉大学开学典礼上,王星拱老校长呼吁青年学子“应作国民之表率”,并坚信“民族复兴之光明的旗帜,树在前途等着我们”。同学们,我期待你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勇担时代重任,从珞珈山的学术殿堂启程,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勇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谢谢大家!
(摄影:曹海钢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