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启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05.06.2014  17:09

(张启龙 张侠)6月5日,房县水务局组建3个工作组,分赴全县20个乡镇摸排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并进行登记造册。此举,标志该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房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0%左右,同时又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大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在发展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历来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农村水利工程2.93万余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13座,小(2)型61座,塘堰2356口,主干支渠2860条,提水泵站51座,堤防程649处,各类供水工程17410处(不含机井池窖为3622处),在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该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工程建后管理体制的弊端日趋显露。 

为积极推进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该县釆取应对之策,即: 

明确“四大目标”。通过改革,基本扭转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局面,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二是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三是建立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四是建立奖罚分明、科学考核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 

确定“五大范围”。本次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中小河流及堤防。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及设施,包括渠道、配套渠系建筑物、拦水堰、机井、窖池、泵站等。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日供水规模200立方米-1000立方米的集中式Ⅳ型供水工程和日供水规模于200立方米的Ⅴ型分散式供水工程。四是小型水库,总库容10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的小(1)型水库和总库容10万立方米-100万立方米的小(2)型水库(关门山水库除外)。五是小型水电站,即单站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单一农户自建自用的小型水利工程和以养殖为主且无灌溉、供水功能的塘堰,不在此次改革范围。 

为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房县决定选择水利工程类型较全的土城镇和窑淮镇作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试点镇,每个试点镇选择2~3个行政村作为县办试点村。通过在试点镇、试点村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摸索出适合县情的改革模式,以利于在全县推广。同时,该县要求非试点乡镇选择条件合适的行政村,积极办好试点,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开。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