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的“当阳路径”
鲜艳的党旗凝聚民心,细致的工作促进和谐。在当阳农村,党群关系水乳交融、干部群众亲如一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背后,是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法——村党组织开门办事、村组干部巡回办事、骨干党员划格办事。
村党组织开门办事 定点服务面对面
当阳市庙前镇桐树垭村正在规划建设总户数50户的新村示范点,为方便村民快捷办理建房相关手续,该村与国土、规划、住建部门联系,列出办理证件所需资料明细,帮助村民统一代办。
6月6日,村民余中杰来到便民服务中心,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建房相关手续。余中杰说,以前办手续是先到村里然后再到镇里,现在不需要来回跑,直接在村里就办妥了。
为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当阳市委创造了“三办”工作法。“三办”中的“第一办”,就是村党组织“开门办事”。该市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在全市155个村高标准建起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天至少安排1名村干部“坐班”。市、镇(处)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整合71项服务事项,由村代办或直接办理。
推行村党组织开门办事,让身在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与群众真正坐到了一条板凳上,过去长期累积的“发展中的问题”,在干部群众手拉手、心贴心的交流互动中逐一化解,促进了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村组干部巡回办事 嘘寒问暖解疑难
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群众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当阳市1000多名村组干部腿向田野迈、脚往农家走,通过巡回办事,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每月巡访全村,是当阳市草埠湖镇高台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平必做的功课。每次巡访,看到留守孩子他都揪着一颗心。去年初,刘三平和“两委”一班人商量:帮孩子们实施“妈妈回家工程”。村里利用地利招商引资,开发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办起“农家媳妇农庄”,把在外打工的“妈妈”们一一请回了家。
郑湖村党支部书记陈家新,每次巡访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缺少社会化服务。陈家新筹资买回拖拉机、耕整机、收割机,办起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动123名农机手带机入股。目前,该社已拥有机械180多台套,为10万多亩农田提供耕整、播种、收割一条龙服务,不仅让家家户户的土地成了“香馍馍”,而且把合作社办成了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
该市村组干部在推门入户中逐渐成为农家常客,先后为7000多户困难群众申请办理了农村低保,为民代办各种补贴2万多人次、办理证件6000多个,送致富信息20多万条,助销农产品5万多吨,化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2000多起。
骨干党员划格办事 倾情服务心贴心
陈进义是淯溪镇光明村特困户,老伴身患帕金森综合征,儿子遭遇车祸去世,他也有了轻生的想法,党员网格管理员郭珍就像亲闺女一样,天天守着他、开导他,还为他代办了计生“失独”家庭特别优抚,让他生活有了依靠,重燃了生的希望。
坝陵办事处群力村有一位古稀“格格”满年君,村民们有什么“不高兴”,都爱找她诉衷肠。分田到户时,村民罗经成屋后的地分给了聂英,聂英屋后的地分给了罗经成。两家人田地交叉,磕磕碰碰几十年。满年君当了“格格”后,主动向村里申请,帮两家人土地互换,化解了30年的积怨,方便了两家人生产生活。
在当阳市,每个党员“格格”都有“三本台账”:群众诉求、困难帮扶和社会稳定。“格格”们依照“如实建账-限时结账-公开晒账”来开展工作。
当阳市委书记郑廷贵说,通过大力推行“三办”工作法,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增强了农村党组织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了服务群众的实效,充分发挥了骨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幅提升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