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岗位“冷热不均”是正常现象

21.10.2016  01:39

  杨京

  最近是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日子。自15日启动网上报名以来,本次国考的报名人数一路攀升。截止报名前4天,公考报名系统已经审核通过了260969人。报名人数最多的前十部门依旧毫无悬念地全部来自国税系统。同时,仍有12个部门共2000余职位无人问津。

  近年来,随着“反四风”的深入,附着在公权力之上的隐性福利开始逐渐减少,社会各界对“公务员”的认知也逐渐趋于理性,但每年“公考季”的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每逢此时,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报名人数的分布进行分析,进而列出“香饽饽”和“冷衙门”。

  事实上,如果抛去附着其上的种种光环,公务员本身也只是诸多职业选择的一种,我们不妨将其置于普遍的求职观念下进行审视。

  从考生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确实有心为民服务,还是仅仅出于求职谋生的功利目的,其实都是可以理解也无需苛责的。毕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公务员”以其踏实稳定的职业特质和相对较高的声誉,依然有不小的诱惑力。

  虽然岗位和职业没有地位高下之分,但也无需讳言,其具体的待遇和潜在前景是存在区别的。现实情况是,同样是公务员,不同岗位、部门乃至地域之间,都有客观存在的差距。同时,由于各岗位工作性质、内容,以及各地经济发展程度有区别,这样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尽管每个个体的择业观念和取向有区别,但总体的求职心态上,考生大多还是会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岗位。虽然有专家提醒,考生切勿盲目追捧“热岗位”。但放在求职市场的大环境下审视,各个部门和岗位出现“扎堆”和“冷热不均”,实际上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正如名企招聘,总是应者如云、竞争激烈一样,恰恰是求职者理性的体现。

  另外,某一个岗位竞争激烈与否,客观上也与报考要求有关。比如前几天热炒的“某保卫处成首日报名最热”的新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岗位对基层工作经历、政治面貌、职业技能等没有额外条件。相对地,有的岗位“遇冷”,也有其相关门槛较高的因素。仅仅靠“报考人数”来区分哪些岗位是“香饽饽”,哪些是“清水衙门”,未免太过简单。

  当然,为了避免过度的“冷热不均”影响到人才的选拔,岗位间的差距即使难以完全消除,招考政策的制定者依然有必要用各种手段缩小和弥补这种差距。只有让“冷门岗位”的温度“热起来”,才能有效地引导考生群体形成自发调节。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