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 记荆楚卫士的奋勇担当

24.08.2014  19:53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反恐维稳形势,全省公安民警打赢了一场场硬仗,确保了全省治安大局平稳。但与此同时,全省有2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或劳累病故。

  “月月有牺牲、周周有病故、天天有流血”,成为近年来湖北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除此以外,相当数量的民警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因劳累过度而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性减员。

  尽管如此,我省公安民警没有任何退缩与懈怠,用青春和生命诠释着什么是职业坚守、奉献精神、爱民情怀、奋勇担当。

   令人揪心的数字,一往无前的身影

  去年6月7日,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吴家山中队副班长张尘宇在抢险救援中突遇意外牺牲;今年3月29日,宜都市公安局陆城派出所民警胡钦春在同犯罪分子搏斗时英勇牺牲;5月27日,安陆市公安消防中队中队长卢亮和战士万京燕、孙雨豪在救援一名被压民工时壮烈牺牲。

  去年11月14日,武汉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副局长李家勇在外地办案时突发疾病牺牲;今年4月19日,老河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程有成猝然倒在工作岗位上,不幸牺牲;7月10日,恩施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向忠贻在突发脑溢血深度昏迷4天后,不幸牺牲。

  去年5月10日,通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杨雄在押解犯罪嫌疑人回鄂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于6月20日牺牲;今年4月18日,潜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周家海在押解犯罪嫌疑人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牺牲。

  ……

  枪弹前的冲杀,白刃下的格斗,山林间的追踪。在执勤执警的日日夜夜,在各类灾难事故现场,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威胁的时刻,总有公安民警一往无前的身影。

  据省公安厅统计,近3年来,全省公安民警(含公安现役部队官兵)因公牺牲36人、因公负伤563人、劳累病故173人,因公致病、负伤和牺牲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数据分析显示,因公牺牲和劳累病故民警队伍平均年龄47.3岁,其中,中青年民警比例较高,50岁以下人数超过半数,45岁以下接近30%。

  与此同时,公安民警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工作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导致相当数量的民警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全省公安民警体检制度落实情况专项调研表明,民警易患病、常见病排在前5位的是:肝胆、高血脂、高血压、腰椎颈椎、结石类等疾病,分别占参检民警总数的19.4%、19.1%、17%、15.3%、12.5%;而交警、派出所、刑侦等警种民警患病率相对较高。

   迎难而上、自我施压,换来社会平安群众满意

  当前,各类安保活动和专项行动,一仗接一仗、场场都是硬仗,公安队伍时刻处于战时状态,广大民警连续奋战,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工作。

  以交警为例,机动车保有量和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但交警警力并未增加。省公安厅交管局政委姚俊告诉记者,拿武汉市来说,交警警力与20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但这20年间,该市道路增长了1倍、车辆增长了6倍、驾驶员增长了8倍,而交警平均年龄从1994年的30岁增加到了47.8岁。“武汉市现有交警仅2750人,其中55岁以上的就有600人,每年有120人退休,你说警员们的压力大不大?

  各警种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警力不足和队伍老化是一个重要原因。我省警力编制总数为6.3万余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傅君清介绍,我省每年刑事案件接近30万起,而全省刑侦民警不到5000人。案件侦破耗时耗力不说,刑警还往往要负责其他职能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省民警平均年龄41.5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少县级公安机关民警平均年龄达到48岁以上,队伍呈现整体老化。

  近年来,违法犯罪暴力化倾向加重,加大了民警执法的风险。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枪爆刀”管控难度不断加大,个人极端事件增多,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同时刑事犯罪出现职业化、智能化、流窜化等新特点,民警执法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为了打击违法犯罪,我省公安部门自加压力,多次部署专项行动。本月4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视频会议,要求即日起到11月,在全省开展以严打突出犯罪、严防暴恐活动、严治重大隐患、严管网络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建设“百日会战”。

  与此同时,全省警务机制改革如火如荼,警力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对民警能力和精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潜”。2012年3月以来,武汉启动“史上规模最大”的警务运行机制改革,5000民警下基层,局机关机构从49个精简到40个。

  自我施压,换来了社会的平安和群众的满意。截至7月,全省今年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1.3%,其中四类侵财小案发案数同比下降13.5%,破案绝对数同比增长44.6%;抓获侵财类犯罪嫌疑人6748名,同比增长46.9%。

  从优待警、制度化护警,减少民警伤亡

  夏日,白天路面温度经常在50摄氏度以上。每天,有1300名高速交警坚守在烈日下,守卫着全省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平安与畅通。“24小时无缝巡逻、24小时值班备勤、24小时省际卡口执勤。”省公安厅高警总队总队长杨彪这样描述高警队伍的工作常态。

  上月底,省公安厅组织的一次大型反恐拉动演练现场,地面气温接近60摄氏度,而特警们身上的警用T恤、特警服、防弹背心、装备背心一共有四层,加起来足足30多斤。即便在演练休整时刻,战士们的全副装备也没有卸下来。

  “真实的公安工作,远不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么光鲜刺激。更多的民警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有的积劳成疾甚至英年早逝,许多人并不会被群众所知晓!”省公安厅副厅长、政治部主任李义龙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全力预防和减少民警因公伤亡和劳累病故,省公安厅正研究制定《湖北省公安厅关爱民警十项措施》,旨在从优待警,提高民警身心健康水平。

  《措施》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科学配置使用警力,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推动警力向基层所队和核心战斗力警种倾斜;而在非执法和非涉密岗位推行文职人员制度,把有限的警力置换用于基层执法执勤。

  “我们将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改革完善勤务模式,探索建立弹性工作制,避免‘人海战术’和疲劳用警。”省公安厅一位负责起草该措施的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省公安厅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合理安排轮班休整,在侦办处置重大案事件、执行重大安保任务期间及结束后,及时合理安排民警轮休补休,避免过度疲劳。

  该措施还要求,每年必须组织全体民警进行一次体检,针对民警易发、多发疾病进行深度检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强化执法安全防护,是保障干警生命安全的关键。上述措施要求,各地需配齐配强武器警械和防护装备,加强警事技能和战术训练,强化应急处突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民警安全防护能力和克敌制胜本领。

  据了解,针对民警承受压力较大,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敏感、人际关系失调、职业热情下降和自控力差、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一些地区的公安机构纷纷开设网络健康专栏,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民警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民警身心健康水平。不少地区还开通了“局长信箱”,并通过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与民警互动交流,了解民警的真实想法,帮助民警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