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资源变全域风景

21.03.2016  12:29
 

(湖北日报 记者陈熹 通讯员曹巧红)“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在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基础,首次整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最好的答案。作为开局之年,今年我省将着力打造首批33个全域旅游示范区。而一些地方的先行先试,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本。

黄陂:“木兰”带你全域游

最近,黄陂在全国又火了一把。覆盖该区旅游环线的旅游厕所,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局(委)负责人纷纷点赞。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从厕所就看得出,黄陂的全域旅游已经有了雏形。

作为木兰故里,黄陂深挖花木兰从军文化内涵,将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经过数年打造,一个以木兰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区初显——

依托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和木兰云雾山四个4A级景区主体,通过完善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连结四景区的交通体系,整合成为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成功跃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此基础上,打造全区“五区一环,一区一品”旅游格局。五区指的是前川旅游综合服务区、木兰梦幻童年体验区、木兰戍边文化休闲区、木兰隐居文化游览区、木兰寻根祭祀朝拜区;一环指的是一条串起五区的110公里环线旅游公路。同时,增加旅游服务相关业态,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目前,全区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配套的各类宾馆酒店63家,星级农家乐479家,已形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夷陵:全域资源变风景

 

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拥有两个5A景区的夷陵区并未满足。

近年来,该区坚持全境布局、全面对接、全民参与,实现景区游与乡村游两轮驱动,城市休闲体验游、产业观光度假游、生态健康养生游等多点发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多条乡村旅游线路为带动的全域旅游格局。去年接待游客达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百亿元。

景区建设方面,通过政策激励,激发市场投资热情,推动老景区的提档升级,开发新的景点景区。目前,该区共有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

景区之外,夷陵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推进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与旅游规划无缝对接,让全域资源成为全域风景。

柑桔采摘户外游、奇石长廊观赏游、生态农业徒步游、南方草场度假游、生态氧吧健康游、茶乡观光体验游等6条精品休闲旅游线路吸引了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玩法。农家乐由2.0向3.0版本升级,催生了民宿、客栈、休闲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如今,桔乡酒城龙泉、磷山林海樟村坪、生态净土农旅分乡、休闲福地山水黄花等一批名乡大镇,全国旅游名镇三斗坪、中国最美小镇邓村,宜昌城郊生态第一村官庄、三峡奇石文化专业村兆吉坪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都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英山:全员深耕乡村游

 

在英山,有一条风景廊道“西河十八湾”,以乡村风光为底色,沿线分布着神峰山庄、大别山丽景风景区、大别山主峰景区、旅游名村乌云山村等景点景区。

这是英山打造全域旅游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英山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全县支持,全民参与,将乡村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与整合,打造县城温泉养生度假区、东河人文风情旅游带、西河乡村休闲旅游带、南河渔米水乡旅游带、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带的“一区四带”旅游格局。

英山在现行资金来源渠道和管理权限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协调机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将各种渠道、不同性质的资金投向重点乡村旅游点。

除此之外,英山还在全县各乡镇大力推行“三边三化”建设,即:“路边、垸边、水边”必须“美化、绿化、洁化”;集中推行“改圈、改厨、改厕”大行动,强力整治农村生活环境。

统计显示,2015年,英山全县接待游客人数380万人次,创综合收入2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2元,其中乡村旅游贡献率达60%,旅游业成为该县精准扶贫、脱贫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链接

 

全域旅游怎么做?

 

省旅游委主任钱远坤:抓全域旅游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做好33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出台省级创建的具体指导意见,明确创建目标、重点和标准;三是要对照创建标准和指南,完善有关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四是政策支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验收合格后,各地积极落实省级和国家级支持政策;五是宣传推动,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联盟,交流分享创建经验,共同塑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邓爱民: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旅游资源比较富集;二是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当地主导产业。如何发展?一要“多规合一”,城乡建设规划等各种规划与旅游规划统筹推进;二要“多产融合”,相关产业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三要“多方发力”,各部门发挥职作用,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甚至建筑设计中考虑旅游需求,用大旅游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