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无作业班” 小学六年在争议中推行

06.07.2015  17:53

  六年前,武昌实验小学在全国率先开办“无统一书面家庭作业”的终身发展实验班(简称“无作业班”)。前日,首批两个班级的88名孩子从老师手中领过毕业证书,告别小学生活。

  该校向社会交出的“无作业班”成绩单如何?“从分数上看,‘无作业班’学生成绩优秀,与其它班级相当。”该校校长、特级教师张基广坦言,开办该班初衷,只是希望孩子们能睡好觉,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特长,并不在乎他们的分数是否为第一。

  2009年秋季开学报名时,该校告知新生家长,学校将开设“无作业班”。这类班级一到六年级全部免除书面家庭作业,但同时增加六项素质作业:劳动作业、锻炼作业、阅读作业、思维作业、组织作业和鉴赏作业。最终,有88名学生的家长,自愿选择让孩子成为“无作业班”第一批学生。

  在升学竞争激烈的当下,“无作业班”自开办起便面临争议。赞同者认为这种做法减轻了孩子的负担,能让孩子全面发展。但也有人质疑,学生将要面对“小升初”、中高考等难关,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怎么保证成绩不落后?

  “‘无作业班’的健康发展,高效课堂是前提,家长配合是关键。”作为班主任之一的蔡青说,班级老师们都非常“扳命”,不断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六年来,也有部分家长盲目给孩子“加餐”,但老师很注重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素质发展,并适当地给一些学习能力偏弱的孩子“开小灶”,家长们的顾虑才慢慢打消。

  12岁的汪诗蕊,不久前通过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上海戏剧学院附中的招生考试,正面临着“甜蜜地抉择”。“若不是在‘无作业班’,孩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课余时间来练习舞蹈。”汪诗蕊的妈妈说,这类班级的孩子能够自主安排课外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较快乐、自信。

  “每天在课堂都能把作业完成,我回家就主要是看书、运动。”“无作业班”学生李浩楠说,即便是到了六年级,自己每天也基本上九点前就上床了,睡眠时间很充足。

  六年来,该校每届新生年级中,都会开设“无作业班”,选择的家长越来越多,这类型班级已由最初的2个,变成了28个,超过了普通班级的数量。

  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认为,“无作业班”的理念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分数只能代表一个方面,孩子们的兴趣发展充分,身心健康,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争议中前行的“无作业班”的“成绩单”值得肯定。

  中途也遇尴尬 选择的家长却没有减少

  “无作业班”六年成长记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罗欣)“看,你当‘小老师’的照片真有趣。”前日上午,武昌实验小学多功能厅里,六(F)班的学生边看着班级“六年记忆”的微电影,边开心地说笑着。

  这是首届“无作业班”学生小学“最后一课”,六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值得回味,与班主任老师蔡青依依惜别时,一些孩子高呼,“你永远是我们的‘小菜菜’!

  【学生的幸福】

  “最讨厌生病不能上学

  “还想再上一次小学。”六(F)班学生程之瑶,离开教室时感叹,“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来学校,最讨厌的事是生病不能来上学。

  程之瑶是个小书虫,“一年级开始,虽然没有书面作业,但老师布置我们每天至少要看半小时的书,阅读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培养的。”她也喜欢画画、游泳和骑车。记者看到,她穿的衣服上的图案,就是自己设计和喷绘的。

  提及孩子的成长,“无作业班”学生家长李超很庆幸,“六年下来,孩子成绩不仅不比其他孩子差,还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拥有了健康的体质、阳光的心态和自己的兴趣。

  【家长的困惑】

  也曾偷偷给孩子培优

  别人每天都在学习,自己孩子却“天天在玩”,这是另外一个“无作业班”六(E)班学生王卓然的妈妈曾经很困惑的问题。“没有抄抄写写的作业,孩子的基础能牢吗?”一段时间内,她对此比较担心。几次考试下来,发现孩子掌握的情况还不错,她才一直按照老师的要求执行。

  “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家长不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可能的。”学生家长姚晨说,也有家长偷偷给孩子培优。不过,几年下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并不比别班的差,大家都特别欣慰。

  【老师的压力】

  “无作业班”也有“作业

  “很多人误解为我们班级什么作业都没有,不是这样。”六(E)班班主任谢蓬介绍,他们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该掌握的知识学好,把该做的书写训练全部完成,“老师压力很大,从带这个班开始,所有老师都在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工作量有时是以前的两倍。

  谢蓬说,到了高年级,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稍显薄弱的学生,也会给他们“开小灶”,或者给他们布置少量书面作业,让家长监督完成。

  “无作业班”从当初的2个,变成现在的28个,超过普通班级数量。校长张基广却认为这类班级不能盲目效仿和推广,“孩子若没有家长科学地监管,肯定需要布置作业来约束。”他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回归教育的原点、本质、常识,让教育更像教育、学校更像学校、儿童更像儿童。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