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商业街现“闹市冷铺” 商户:从忙到闲的没事干

18.03.2016  10:48

光谷步行街作为武汉最大的商业体,容纳了几百家中小实体店铺。这里昔日生意红火得让商铺租金一路攀升到最初的5倍。但是,如今这些商户却不得不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

商户谈变化:从忙的没吃饭到闲的没事干

“开张了吗?”这是孟女士和周围商户打招呼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孟女士是武汉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一期二楼一家“Newcity”服装店的老板。

3月4号下午,记者来到孟女士的店里时,她还没开张。孟女士说:“你看,现在生意差到什么地步,我昨天一天只卖了80块钱,连房租都保不了,卖只卖80。今天到现在3点钟了,还没开张。”

1个小时的时间里,只有1名顾客进来逛了逛。如今的门庭冷落与几年前的生意红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孟女士于2008年入驻光谷步行街,几乎是最早入住的商户,短短几年时间,步行街迅速发展起来。在孟女士的记忆里,2009年与2010年是最好的时光。“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一餐饭可以从中午一点钟吃到五点钟才吃完,吃几口就来人了,没时间上厕所,没时间跟人说话,超级忙。”

租金、用人等成本水涨船高,营业额却严重下滑

而伴随着商业的火爆,商铺租金也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一线铺面每平方米仅200元左右,到如今超过1000元。租金拉高了经营成本,商店营业额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下滑得厉害。于是,为了躲避租金压力,孟女士将小店搬到了很差的位置,营业额也更少。

“普遍来说,我们赚的三分之二的钱都是给了房东了。”除了房租,上调的物业管理费、上涨的人工成本,也让她感到压力山大。“我70个平方,物业管理费就是1740块钱,每个月物业管理费就是这么多,再加上房租,电费,夏天或者冬天空调费啊也是一千多,也是按平方算的。”

和孟女士一样,见证了步行街从辉煌到日渐衰落的还有老商户江红。2012年高峰时期,江红有两个店面,共六十平米,雇了四个营业员,单日营业额最高达到过2万元。而眼下,她守着一个三十平米的小店,不无落寞: “我昨天一天的营业额才四百块钱,百分之三十的毛利,才赚了一百二,我一天的租金就是六百块钱。”

生意不好,江红说请不起营业员了:“人员工资高啊,你看我现在都没有请人。我就是忙的时候请个人,圣诞节啊过年啊,一百块钱一天。我们以前的时候请个人很便宜,一个月一千元底薪再加提成,现在一个月要三千块底薪才请得到人。”

鲜明的反差不是一天形成的。2012年,互联网带来的冲击逐渐显现出来。就在这一年,双十一淘宝营业额取得爆发式增长,中国的互联网电商开始全面崛起。201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成交额达912亿。电商以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了步行街的内核。

表面上,光谷步行街依然如常,熙熙攘攘,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位置较差的几排店铺已经少有人光顾,一种看似奇怪的现象“闹市中的冷铺”形成了。

商户孟女士说:“为什么这么大的人流量,反而进店率低了呢?他不买,他在实体店看,在淘宝上买。”

孟女士说,这种表面的繁华使得步行街商户的更迭变得比以往更加频繁:“人流量还是特别大,挤得水泄不通,就给不会做的人造成了一种假象。他就觉得这生意不好才怪呢,他就要试两把嘛,创业开服装店,很多年轻人开了就走了,走了无数个人了,来了没有不亏的。”

看似平静的市场,实际上早就暗潮涌动。去年,随着光谷广场改造,修建地铁围挡,整个商圈的商业氛围进一步变冷,经营形势愈加恶化。步行街200多名商户在步行街拉起横幅,呼吁降租。

一家叫做“光谷客”的自媒体的执行总编海燕全程记录了这一事件。她分析:“步行街的定位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又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群体,所以步行街是受到电商冲击格外大的一个商圈,当时爆发出来了。最后,租金基本上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

成功降租以后,商户们的压力有所降低,但营业额依然惨淡。一方面是因为实体店租金持续上涨,营业成本攀升,另一方面则因为网购带来的冲击,导致实体店的客流量相对减少。那么,面对这些困境,商户们和运营方又如何应对呢?

如何应对?主动拥抱互联网!

这几个月,54岁的光谷步行街一期商户江红,把微信用得越来越熟练了。天气晴好的日子,她在微信发了几张帽子的图片,配上文字“戴上它,去油菜花地里拍照美美的。”

翻看记录,围巾、打底裤、大衣、项链都曾在她的微信里发布过。江红说,七八年时间的店铺经营让她积累了一些客户。为了让自己的小店在互联网浪潮下能继续维持下去,她花了很多心思,把最初的袜子店开成了综合店铺,实体店销售与线上销售同步进行。

同样生意不景气的步行街商户孟女士,学着做起了代购:“在这里混到,然后做国外代购,还是蛮多朋友支持我。”

商户们似乎都在各谋出路,他们用这种方式来面对行业变革。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曾指出,在网购潮流席卷之下,传统零售业受到很大冲击,即使是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零售业巨头也无一幸免,更何况是个体商铺经营者。这不是光谷商圈一家之难题,而是所有商业综合体要面对的问题。

光谷步行街的运营管理方——武汉市世界城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浪认为,经历了20多年繁荣期的传统零售业正面临着大洗牌。

光谷步行街共有50万方,号称我国最长步行街。徐浪说,这样大的商业综合体业态复杂,但拥抱互联网,转变经营管理思维是不二选择:“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我们作为实体零售商要做的就是不回避,主动拥抱。”

未来:前景可期

徐浪说,未来光谷步行街将着重打造新鲜有趣的消费体验。

“我们步行街的招商强调的是新奇、有趣。这个街区大众、平民,又年轻化。年轻人在这里希望有一种归属感,我能够每天来,每天都有新变化,新鲜就是体验感嘛。”

事实上,在步行街四、五、六期后续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中,世界城·光谷步行街已经明显加大了体验式消费的比重。去年在步行街的一处过街天桥,运营管理方就精心打造了“造梦空间”、“绿野仙踪”两个主题场景。“造梦空间”用不规则的镜子和彩色灯光组成,营造了梦幻的效果,“绿野仙踪”用绿色通道和火车铁轨组成,营造了童话般的意境,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赏拍照。

尽管眼下光谷步行街人气逐渐低迷,但徐浪认为这只是暂时的:“这两年外围施工啊,客流量有一个下滑啊。个人认为现在阶段性的客流量下滑它是一个下蹲的动作,下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

下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说得太好了。网购虽然便利实惠,但远非完美;实体店虽不被热捧,但优势仍在,比如消费体验和个性化服务就是是电商很难取代实体消费的关键所在。

如果实体店能在购物环境、商品品类、售后服务等方面突出优势,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现实并存,将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