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会在华中师大举办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21日电 (陈岩)9月18日,全国信息化教学经验现场交流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张爱龙、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欧阳建平等领导出席,全国近70所高校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主题为: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创新。
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校长主持上午议程。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张爱龙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欧阳建平分别代表有关部门讲话,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作会议主题报告,报告题目为《信息化推动华中师范大学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报告会后,代表分组参观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学生事务大厅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基地。
下午的活动由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资源建设、联盟课程共享、支撑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六个分论坛组成。分别由华中师范大学14位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的教师和干部报告,复旦大学蒋玉龙、江南大学陈明选、台湾师范大学李娓娓、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分校杨浩等专家应邀做翻转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与教学创新、远距教学、教师职业发展等专题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师生参加报告会。参会代表分组参加报告会。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教学经验现场交流会”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师工作司等部门的直接关心下召开的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学校,是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牵头单位,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两岸四地”建设平台的重要参与单位。2015年,首次举办“教学节”活动,会议的主题定为: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创新。希望通过“教学节”的活动营造“重视教学 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推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引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未来教育”,培养包括“未来教师”在内的创新型未来人才。201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代表学校到教育部高教司作专题汇报。
《教育部简报》〔2015〕第29期以《华中师范大学以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为题专题刊发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改革的经验。目前,建设有全天候、全覆盖、全应用的无线校园网和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云平台,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700多门,60%必修课建设数字化资源,教师开辟网络教学空间,线上线下、网络面授、校内校外等课堂形态丰富。课程资源在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等实现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推进,学生毕业要求修读一定的在线课程。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