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的生态发展经
保康县的生态发展经
——湖北省保康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纪实
■记者 胡顺华 通讯员 廖德真 付正国
保康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县域内山峦重叠,群峰林立,沟壑从横,仅在河谷分布有少量台地和山间冲积小盆地。是全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
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多发,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据1996年卫星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727.28平方公里,占该县国土面积的53.57%。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09.52平方公里,中度侵蚀面积642.6平方公里,强度侵蚀面积483.1平方公里,极强度侵蚀面积292.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历时之长、危害之大,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保康县马桥镇堰垭村村民王希秀说:“以前我们这里最怕下雨,只要一下雨,山上的砂石就往下跨,十分吓人,不仅毁坏农田、淹没庄稼,而且冲毁道路、掩埋房屋。”
“过去的凤凰山村,‘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栽种一面坡,收回一簸箩’,水土大面积流失,地越种越薄,始终难混肚儿圆。”保康县城关镇凤凰山村民许明星介绍说。
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保康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路在何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解决“温饱”问题,保康县一度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群众毁林开荒,伐木烧炭,磷矿业乱开滥采,无序开发,生态恶化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不断。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为走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这一恶性循环,保康强力出台系列举措,一场决心坚定、力度空前的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打响了。
县城禁柴禁炭;对珍稀植物蜡梅等,划定自然保护区;开发旅游资源,一律先规划,后开发,没有详规,哪怕是一锹土、一株草,也不能动。
400多人的县纤维板厂,一年税收100多万,效益是不错,但每年要消耗木材1.5万立方米,而且产生的污水直接排进了清溪河。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关闭!
大力推广沼气、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以气代柴、以电代柴。
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茶、还果、还药。
开展植树造林,出台激励机制发展以林果为主的多种经营,规定容器育苗移栽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除补偿育苗费外,每亩再补8元;直播成活率达80%的每亩补4元。并对坡改梯和大坡改小坡每亩分别补100元和50元、加厚土层每亩补30元。
保康县水务局局长陈文学介绍到,保康县全境皆山,潜力在山,优势在山。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生态路,换届不换路子,“九五”时期,提出了建设特产名县、矿化大县、水电强县、旅游热县的“四县”战略;“十五”之后,县委、县政府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视力度越来越高。当时提出走“四条发展之路”,其中一条就是“生态之路”。
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不断加大,治理工程不断增加,一些对生态影响较大的企业和项目被关停,退林还林、天保工程深入推进,以煤代柴、以电代柴、以汽代柴和沼气建设逐步推广,坡改梯项目稳步推进,矿山修复治理拉开帷幕,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面积逐渐缩小。
到“十一五”时期,县域经济由加快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也调整为以磷化工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的经济发展框架。在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理念的指引下,全县水土保持工作也得到突破性发展。
路在脚下!
近年来,保康县提出了“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的战略思路,2013年又提出建设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的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建设被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县成为实现生态旅游跨越发展的最佳载体和平台,全县上下形成了围绕生态建设一盘棋,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新格局。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水土保持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水务、发改、环保、国资、林业等部门联合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和设施验收关,建立部门联动、联合执法的水土保持执法检查机制,对矿山开采企业严格实行锁定开采面积、锁定弃渣堆放场的“两个锁定”制度,对超过锁定范围随意开采、随意倾倒弃渣和弃渣场设施不合格的依法严惩,甚至停产整顿。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措施和手段,规范了生产建设活动,切实从源头抓好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在马桥镇尧治河村记者遇到几件意想不到的事:
尧治河村委会副主任李占杰带领记者到该村龙口区一处地质公园,看到一队游客在导游的讲解下边游玩边拍照留影,悠哉悠哉。公园周边建了一排漂亮的居民房。旁边树立的一块宣传牌上书写到:“村在园中、水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李主任一句话让记者一行惊呆了,他说:“你们站的这块地方下面原来全是废矿渣。居民全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公园建在废矿渣上!昔日的满目苍夷,现在的靓丽风景!
在该村西北方向,建有一座高大的“中国磷矿博物馆”,博物馆前开阔的广场上,用整齐划一的石磨铺成地面,甚是气派。李主任介绍,这也是在废矿渣上建的。他说,2013年以前,这里是一条深沟,开矿的时候疏于管理,把矿渣堆放在这里。现在我们把这里整理成广场,并建了座博物馆,成了百姓旅游观光的地方。他们村像这样利用废矿渣建其它设施的地方共有6处。
虽然保康县是贫困县,但尧治河村却是保康县内的“桃花源”、富裕村。这里家家有楼房,户户有小车。全国人大代表、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开心地介绍,尧治河村是重要磷矿产地,20多年前,村民们劈山修路、开山取矿,让高山极贫村脱贫致富。然而口袋鼓了,环境却破坏了。尧治河村制订了史上最严村规民约:“砍一棵树罚款 3000元”。经过多年的整治,把山上绿色抢了回来,尧治河成了“国家绿色矿山”“湖北绿色示范村”。还是中国十大幸福村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绿色矿山、国家4A级景区、湖北省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矿山公园、湖北省旅游名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襄阳市长寿科研基地,是全国文明村。
保康县从2005年开始,对境内开采磷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每吨分别征收5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6元的水土流失防治费,对矿山水土流失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治理。共计收取“水保”两费2亿多元,其中直接用于水保设施建设达1.5亿元,大部分矿山弃渣控制率达到80%以上,矿山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并以此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水保,尧治河、堰垭、黄龙观等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把矿山当作景点建,集中开展矿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在一矿区,除一洞口外,几乎看不到开矿痕迹。矿老板黄传宝说:“原来挖矿,矿渣等到处堆放,老百姓有意见,政府不满意。2006年开始,政府征收水保‘两费’,我们心里还有想法。现在回头看,这几年的实践,环境好了,政府满意了,与老百姓的关系也融洽了,这笔账划算!”
该县通过整合发改、农业、环保、扶贫、国土等专项资金,集中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清洁性小流域治理,先后开展了枣树沟、云溪沟、黄土岭沟等2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建成了一大批沿河、沿路新型农村示范点,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在全县范围开展“改灶”活动,消灭“老虎灶”,普及省柴灶,全县省柴灶普及率达到98%。推广沼气,实施奖励措施,每建一个沼气池,政府补助一吨水泥,补助200元钱,现在全县使用沼气的农户农村户数占15%。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以改促封,县政府出台了奖励政策,每改一亩梯田,除省市补助100元外,县财政补助100元。发展小水电、以电代柴,促进封育。对自然条件恶劣村组实行移民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全县形成了从县委、政府到普通群众共同关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近年来,全县每年仅用于矿山水土流失恢复治理的费用就达到600余万元。尧治河、堰垭等村自筹资金1600多万元,分别对村属矿区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一路豪歌!
局长陈文学介绍,随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快速推进,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迄今,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1.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73%,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36.06平方公里,治理成功率达90.7%;省部级以上工程完成率100%,累计治理小流域65条,占县域内应治理小流域81条80%,其中治理度达80%以上的有56条,面积751.14平方公里,占应治理小流域总面积2146.12的35%,东沟、黄氏女沟、庹峪沟、云溪沟、黄土岭沟等18条小流域被认定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验收率均达80%以上;全面禁止陡坡开荒,县域内禁垦坡度以上陡坡耕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率达95%,治理度达98%。
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96年的1727.28平方公里减少到2013年的574.7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由215.06万亩提高到356.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4.46%提高到74%,森林蓄积量由239万立方米提高到677万立方米;城镇绿化率达33.8%,人均绿地面积11.16平方米。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35%提高到63%,县域内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达92%;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6400吨下降到860吨,土壤侵蚀减少率达86.56%;全县水土流失区径流系数由0.68下降到0.53,含沙量每立方米由42公斤下降到1.22公斤,年增加保水25453万立方米、保土493.41万吨。
保住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在“增与降”“加与减”中,保康人民领悟到了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如今,在保康,生态环境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优势。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被拒之门外,为新兴产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光电、通信、生物医药、环保设备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生态对旅游业的反哺效应逐渐显现,县域经济在全省综合考核排名大幅进位,由2008年的53名跃至2012年的35名。
保康县马桥镇堰垭村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龙口区公园
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中国磷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