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吕远先生来校畅谈音乐与人生
新闻经纬讯 “民族音乐是一个浩瀚无边的海洋,我所拥有的知识微不足道。”11月10日晚,著名作曲家吕远先生做客“理工大讲堂”,带来题为“音乐与人生”的专题报告会,与我校学子面对面分享他的音乐生涯感悟,副校长康灿华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前,吕先生的三首作品《牡丹之歌》、《一个美丽的传说》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大礼堂内被唱响,优美的旋律配以清亮的嗓音,让现场的听众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时代主题。
报告会中,吕远先生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讲述着如何从一个“自然音乐人”到“革命音乐人”,最后升华到“社会音乐人”的音乐历程。他说道:“最能体现民族精华的就是民歌和民族戏曲”,并分享了他对我国音乐现状、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谈及音乐的三个特性:民族性、政治性和群众性。吕老以故乡卖豆腐的小贩为例谈“民族性”,他认为卖豆腐吆喝声便是音乐,而且极有味道,说着说着,自己便“吆喝”起来,把‘豆腐’两字用不同的音调唱出花样,“每个人都是作曲家”吕老师感慨道;接着,吕老师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起“政治性”,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任务,不同风格的歌曲,比如《东风吹》和《克拉玛依之歌》;谈到“群众性”,吕老师的音乐便是结合各地的音乐或戏曲而创作出来的,符合群众口味,比如《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结合了蒙古族歌曲的特点,以蒙古族兄弟的口吻唱出了对共产主义的热爱。最后,吕老师强调音乐教育要规范化、系统化,青年一代要勇于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尽管吕老师已经八十多岁高龄,满头银发,但其报告诙谐幽默风趣,深受同学们敬重和喜爱,报告最后现场观众响起了久久的掌声,感谢吕老师对中国音乐所担负的责任,对本土民族音乐所做的贡献。
据悉,10日下午,副校长康灿华在会议中心会见了吕远先生,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校训、学科特点、文化建设、音乐艺术教育以及我校校歌的创作情况等,并希望吕老师在我校校歌的词曲方面给予指导与创作。吕先生对我校综合办学实力、文化建设及音乐艺术教育等方面表示了赞赏,并就我校校歌的创作与康灿华副校长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供稿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 网宣)
【小资料】吕远,中国著名词曲作家,1929年出生,山东烟台人。1946年参加解放区宣传队演出活动,开始业余创作。先后任艺委会主席、海政歌舞团任艺术指导。曾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外事委员会顾问,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东北师大、海军政治学院兼职教授等。60多年的专业创作生涯中,吕远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1000多首歌曲,约100部歌剧、舞台剧和影视片音乐。写有《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泉水叮冬响》、《牡丹之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受到普遍欢迎的抒情歌曲和歌剧《壮丽的婚礼》、《大青山凯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