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1位道德明星 武汉为何能排全国第一?

14.10.2015  08:45

  昨晚,从北京颁奖大厅传到祖国大地的捷报,让每一位武汉人自豪。“十年磨一剑”。这一次,是真的十年了, 武汉的道德模范数量排在了全国第一。这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武汉这片道德沃土上孕育的必然。

  颁奖仪式一结束,武汉晚报记者就立即连线了远在北京的江家“良心秤”传承人江远斌、江玉珍兄妹和“男神”潜水员官东。

   从一城好人到一秒钟的抉择

  “给我的荣誉太高了,哪怕不是我,是别的战友,也一定会那样做……”接通电话后,官东温和腼腆的声音传来。

  提到当时救人的经历,官东一直很谦虚。他说,自己虽然祖籍在外地,但来武汉3年,已经被武汉这座城市深深地感染,发现身边有许多人都很有爱心。因为是潜水工作者,很早就关注过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也许是半个“同行”的缘故,官兵对救援队的故事很感兴趣,也深受感动。

  “武汉人热心肠,爽快,越相处越喜欢。”官东笑着说,在水下决定救人那一秒钟时,冥冥之中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

  从一杆秤到一千杆秤

  当江家秤传人江远斌和江玉珍姐弟埋头细心做秤时,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力量已经远远弥散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空气里。

  仔细梳理,他们才发现,原来出名之后,已有一千多杆秤是慕名而来买的了,不过,其中有不少是来买秤当作纪念品的。左邻右舍,甚至与江家相隔甚远的武汉人,都找到江家要买秤。

  昨晚,记者接通电话时,电话那头一阵喜气洋洋的气氛。江远斌激动地说,江家祖祖辈辈做秤数百年,做规矩秤,不做一根短秤,这种坚守是家族的约定,没想到如今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谈到未来,江远斌和江玉珍也感到一丝压力。“现在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我一定会坚持做到最后一杆,即便有一天消亡,也希望最后安放在每个人心里,成为公平的象征”,江远斌说。

   从一次殊荣到一辈子为善

  在本届全国道德模范揭晓前,武汉已有8位全国道德模范,从第一届的吴天祥到上一届的中国好兄弟刘培、刘洋、杨小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获得这项荣誉后,他们都在忙活啥?记者采访了多位曾经的道德模范。

  两年来,割皮救父的“中国好兄弟”刘培、刘洋并没有闲着,除了照顾父亲、努力工作之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好兄弟志愿服务队里。刚刚过去的暑假,他们陪着留守儿童一起度过。

  除了他们,信义兄弟孙东林也有了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四处奔走为贫苦者解决实际困难,“鼓舞妈妈”杨小玲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帮聋哑孩子找工作……“我要对得起这个称号,将会把公益一辈子做下去”,刘培告诉记者。

   武汉有一个模范“接力棒

  这一次,武汉的道德模范累计数量达到了全国同类城市中的第一名。武汉是怎么做到的?

  “群众的热情决定了城市的温度,群众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城市的高度。”市文明办主任严宏认为,武汉的“群星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一种合力下的必然。他说,“群星现象”与武汉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武汉人热情直率的性格里天然含有“崇善”的基因。近年来,市文明办已在发掘、培养、推评道德模范上探索出一套完善的体系,不仅采取了媒体、公益广告、编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了深厚的氛围,还设立了功勋市民、模范市民等一系列城市荣誉和优待政策,这一切都为道德模范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昨天,好消息从北京传来后,引起武汉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为家乡点赞,不少网友提道:“武汉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就是这座城市人民的热情和善良!”还有网友大呼:“武汉太给力了,仿佛有一个道德模范的‘接力棒’,为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感到自豪!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这就是道德模范的光和热。

  从一座城到一个人,这就是善举“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原因。

  从一次殊荣到终生为善,这就是武汉这座城市撑起精神高度的真正解释。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