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不起企业用不起国家补贴不起 短季棉全程机械化转型之路

24.06.2014  19:10

  记者周军 通讯员张强 邓俊俊
  
  荆州是全国粮棉油基地,近年来棉花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去年,受天气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市棉花品质下降,收购市场冷清,棉农植棉大多出现亏损,致使今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已经由常年的150万亩调减到120万亩左右,棉花生产已经出现“投工多雇工难棉民种不起,投入多效益低棉花卖不起,国产棉价格高质量差企业用不起,收储棉占压资金大逆价抛销国家补不起”的“四不起”局面。
  
  但是,做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棉花,如果长期仅靠新疆生产和进口,势必会为国家的平安稳定埋下隐患。在这一形势下,做为国家棉花生产基地的荆州市该如何发展棉花生产,市农业部门为此进行多年试验,积极寻找出路。
  
  种不起也卖不起 用不起也补不起
  
  今年3月份,在农民购种的关键时期,市农业局通过本报向农民发出建议:要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减棉增粮促进转型。
  
  建议农民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的主要原因是:棉花生产周期长、成本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植棉效益低,特别是2013年因高温干旱,棉花效益很不理想,我市棉花亩平纯收入仅890元(人工投入未列入计算之内),比上年降低一半,比同季作物中稻每亩纯收入少200元左右,植棉效益大幅下滑,农民不愿种植棉花。
  
  国家补不起。现在国家皮棉库存达到1100万吨,占全球库存的60%,远大于全国常年生产总量600至700万吨,而且进口棉花便宜,国内棉花严重供大于求。今年,国家一号文件调整了棉花政策,不再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只在新疆棉区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企业用不起。现在国外标准级皮棉到岸价每吨约1.6万元,而国产棉销售价每吨约2.0万元,每吨差价达到0.4万元左右,棉纺企业采购国产棉的意愿不强。
  
  在严峻的形势下,荆州农业部门努力探索,为棉花生产寻找出路——全程机械化。
  
  七年探索短季棉技术渐趋成熟
  
  荆州市棉花种植技术在江汉平原乃至全国都领先,7年前,市农业部门就开始研究、探索棉花的转型之路,以全程机械化为目标,从棉花品种选择、种植密度、肥料、化控、打顶栽培技术等方面,努力实现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目前,短季棉栽培技术在我市渐趋成熟。
  
  短季棉,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其生育期仅100天左右,采取高密度种植,每亩达到六七千株(传统种植1500株左右),实行条播机播。到收获时喷施脱叶剂,然后使用机械进行收获。
  
  种植短季棉的优势在于:适应茬口,棉花在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田间正好收割完小麦、油菜,等棉花收获后
  
  又可接着种小麦、油菜;省工减投,短季棉不需要做营养钵,可条播、机播,打药、施药量次数少;方便捡花,实行机械化收获,一亩可省6个工;产量比较稳定,由于实行高密度种植,即使出现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也保有一定的产量,种植风险较小。
  
  10日上午,记者随荆州市农业专家大院专家张强、邓俊俊和荆州农业气象站站长苏荣瑞一行来到位于沙市区的荆州农科院试验基地。基地里三块共18亩的田是市农技推广中心和荆州农科院的短季棉试验田。市农技推广中心田里的棉苗是5月27日播种,现在已经长到8厘米高,一叶一心,由于实行的条播,每垄二行棉苗整整齐齐,长势喜人。田间每隔2米多就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打顶”、“人工打顶”、“化学打顶”等字样,张强介绍,这些将配合全程机械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棉花进行管理。
  
  省工减投增效稳定棉花产业
  
  据介绍,通过近几年的品种选育,我市已选育出适合湖北气候条件种植的短季棉新品系1-2个,产品质量指标为亩平单产250公斤以上,纤维长度29mm以上,比强29cN/tex以上,马克隆值5.0左右,霜前花比例80%以上。同时开展短季棉种植密度、肥料、化调、打顶等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高效模式研究,参与制订了湖北短季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发展短季棉能解放劳动生产力。实行机播、机管和机收能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有效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
  
  节本增效。短季棉生产季节短,物化投入和人工投入减少,有利于棉农增收。
  
  有利于粮棉、油棉双丰收。短季棉生产模式,前茬作物能满幅播种,生产季节充裕,有利于粮油作物高产;短季棉前期可以与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提高粮食作物产量,解决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
  
  有利于提高棉花市场竞争力,稳定棉花产业。采用短季棉栽培技术后农民种棉省工减投产量有保障,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