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投入近2亿元加大古籍保护力度

15.10.2014  10:05

  由地方财政出巨资,地方文化部门主持编篡的大型文献丛书——《广州大典》近日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亮相,这一创举也是我国财政不断加大古籍保护力度的新成果。

  典籍文献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据介绍,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建立了由1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设立了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为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保护典籍。

  7年来,我国全面开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起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与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对接;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国务院已公布四批名录(11375部)和保护单位(166家);全力开展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培训6690人次,涵盖16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形成了一批古籍保护的中坚力量;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中心和传习所,多途径培养古籍保护人才;加强古籍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古籍保护条例》和各类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升级,加快古籍保护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命名12家单位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修复珍贵古籍120多万页;推进古籍数字化和整理出版工作,古籍再生性保护不断加强;开展对外交流,实施“海外中华文献典籍合作保护项目”;实施西藏、新疆古籍专项保护,少数民族和宗教典籍获得更好保护;加大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力度,全国媒体报道数以万计,有力宣传了古籍保护工作,增强了民众的古籍保护意识。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表示,古籍保护最大的瓶颈是人才不足,今后将积极推动在高校设立古籍保护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让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有尊严、有前途。此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将与高校合作建立国家古籍保护学院,建立从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建立古籍保护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