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短缺 机器人工程师月薪上万元
机器人工程师成为行业抢手人才。广州日报记者卢政摄
“机器换人”提速 专业人才短缺 制造工人转型“智造人才”
去年,东莞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实施“机器换人”申报项目831个。随着“机器换人”进程不断加速,“智造东莞”促使人才结构日渐趋向“智造人才”升级。
记者近日通过走访人才市场以及企业发现,焊接、喷漆、压铸等传统的工作强度大且环境恶劣的工序,越来越多地由机器人代劳。机器人专业人才成为当前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抢手人才,传统的车间流水线技工如能升级为机器人工程师,原来4000元左右的月薪,可跳跃至万元。但目前的机器人操作维保人员,在整个人才市场中却显得紧缺。
有企业投4亿元购买2000台“机器人”
东莞市恒辉家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客厅家具。据总经理卢赋鑫介绍,这一两年,公司在更新机械设备方面,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工厂原来有200多工人,现在减员超过20%。以每个工人4000元/月计算,一年下来,人力成本可省掉192万元,基本上接近机械设备的投入资金。这也是公司利润每年增长10%的一大因素。
据统计,去年,东莞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实施“机器换人”申报项目831个。今年1月,市政府出台“一号文”,力争五年内完成“机器换人”项目2000个。
东莞市松庆智能自动化科技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唐杰告诉记者,目前“机器换人”在汽车、家具以及电子行业比较突出。如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手机系列连接器、屏蔽件和超精密五金端子及模具的企业,在已有四五百台机器人的基础上,还计划增设2000台。一台机器人以20万元的价格计算,2000台的投入高达4亿元。
广东比亚德涂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立功透露,在建筑涂装领域,也有企业采取全程机械化喷涂,现代涂装是采用全程机械化喷涂,比起传统涂装纯手工作业,现代涂装既快又便宜、效果高度一致,厚实而饱满。
业内人士透露,像电子行业零部件装配,人工速度慢,家具行业的切割打磨,灰尘很大,还有压铸、焊接、喷漆等工序都会对人体伤害较大。机器换人将劳动力从恶劣的环境中解放了出来。
机器人工程师 多数月薪上万
有机器人的存在就一定需要为他编写程序的人,需要保养机器的人,而且这些人的待遇不菲。记者日前在智通人才市场看到,各类招聘信息中关于机器人的相关职位格外引人注目。一家企业招聘自动化项目经理,要求是自动化设备项目管理经验5年以上,具备单独接项目及项目管理能力,薪资待遇为8000~15000元/月。翔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唐德君透露,目前公司在招聘机器人工程师,负责工业机器人本体的设计与技术改造,要求具有机器人自动化系统整合的工作经验,可以单独完成项目开发设计能力。机器人工程师的薪资待遇平均过万元。
记者在智通人才网上仅搜索“机器人工程师”职位就有656个,其他机器人专业相关职位例如“自动化设计工程”、“非标自动化设计”、“自动化项目经理”等职位则更多。
东莞市松庆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肖永祥透露,自己刚培养一名编程人员,一年后被人年薪15万元挖走。“ABB维护机器人的工程师保养一台机器人的价格是3000元,我们自己培训出来的人员假设一台机器只收500元,那么多机器人需要维护,可谓前途无量。”
工作内容相对轻松调试设备考本领
通过“机器换人”,传统的高强度高风险工序由机器人代替工作操作,而机器人则由工程师操控、调试和维保。“相比原来的工序,机器人工程师劳动强度小很多,甚至可以用轻松来形容。有时候一天都不用干什么事。”从事自动化设备行业已经9年的机器人工程师侯丽透露,目前大多数企业用的是国外生产的机器人,稳定性都比较高。一般情况下,五到八年都不用维修,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十年。
对于机器人工程师来说,操控和调试机器人更能体现这个职业的技术含量。侯丽告诉记者,虽然看起来这个工作比较清闲,但工作过程中也不能离岗,机械设备的运作始终离不开人,一旦遇到停电情况或者其他故障就得马上处理。再加上目前各个行业的产品类型更新换代非常快,机器人的生产显得较为单一。为了迎合产品的更换和转型,工程师就要凭借自己的本领去对机器人进行调试。“可以这么说,‘机器换人’让劳动力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型。”侯丽认为。
人才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企业对于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但人才的培养却相对滞后。”智通人才的王茜表示,目前这类人才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引进工业机器人本体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实体教学培养相关人才;二是企业与专业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订单式培养,在培训机构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后,送往机器人研发基地或机器人本体公司进行实习后定向向企业输送人才;第三种是来自各大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但进入企业后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才能初步达到上岗要求,而且要经过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真正适应该类岗位的需求。
记者从智通人才市场开设的培训班了解到,培训班招收的学员是有机械自动化等相关基础的人员,经过1到4个月的理论加实操的培训,教学课程从简单的编程、系统软件操作、机器人调试等基本技术,到更高级的为机器人企业做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在侯丽看来,企业的普通工人通过培训学习升级转型为机器人工程师,会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对这个行业的工序本身就比较熟悉,因此学习的周期会更短,一般两到三个月就可以从事简单的操作。“现在的机器人类似于电脑系统,操作都比较人性化。”侯丽说。记者了解到,人才稀缺加上外聘成本较高,一些企业采取了内部培养。
唐杰认为,目前“机器换人”还在起步阶段,对于一些力图转型的工人来说,越早参与身价就会越高。
文/广州日报记者李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