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手机报助我履职”

27.07.2015  12:32
      “市人大代表朱礼群的‘四民’承诺:承诺一发展富民……承诺二安居惠民……承诺三代言为民……承诺四文化益民……”7月6日上午9时艳阳高照,湖北省当阳市王店镇人大副主席陈贤汉在王店村新建立的“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镇域内的市、镇人大代表认真阅读今年第八期《当阳人大代表手机报》“代表风采”栏目,稍后与会代表畅谈学习体会的热度与屋外的气温不相上下。这也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回应代表关切,依托“互联网+”模式创新代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人大工作注入动力的同时,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

“互联网+”为代表工作注入新动力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只有你的支持,才是我们不懈前进的动力和源泉。”2014年10月31日,《当阳人大代表手机报》第一期创刊词如是表述。这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号角刚刚吹响之际,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奉献给全市743名各级人大代表的一份特殊礼物。在同一时间收到手机报的还有该市所有在职县级领导成员,“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人。

开通手机报,无疑顺应了新时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和代表知情知政的强烈愿望。该报以“联系代表、服务代表、宣传代表”为宗旨,涵盖时政要闻、政情通报、工作动态、建议追踪、代表关注、代表风采等多个栏目,主要传播党的声音,各级人大、各级政府重点工作动态和广大代表履职事迹等重要资讯。

该市宜昌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郑廷贵欣闻《当阳人大代表手机报》开通,语重心长地寄语手机报:“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景饱含深情地说:“我们人大代表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报,虽然它还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面临的任务可能更加艰巨,但我们充满自信,手机报必将成为推进代表更好履职的参谋和助手。”

说起手机报的创办,缘于该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组织开展的“代表走访月”活动。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景到联系点——半月镇走访人大代表时,在征求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过程中,不少代表表示对人大常委会具体工作安排不是很清楚,进而建议能否以“手机短信”等方式予以告知,他当场拍板表示同意。在随后召开的主任会议上,他反馈了人大代表建议,并提出能否采用“互联网+”模式,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得到其他副主任的一致赞同。会后,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代表关切,经与移动公司协调沟通,拿出必要的经费,借助移动公司手机客户端平台,开通手机报,进行信息发布。同时为确保手机报常态化运行,专门明确一名机关干部具体从事信息收集、编发等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当阳人大代表手机报》已创办11期,受到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普遍好评。

“信息发布”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手机报内容全面,既有国内重要实事、全市政情通报,又有市镇人大工作动态、议案建议追踪,还有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先进事迹,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综合‘发布台’,很实用”,这是该市宜昌、当阳两级人大代表、两河镇镇长胡军华对手机报的评价。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许多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的响应。

通过近10个月的运行,手机报成了人大工作创新的“播报台”,已经在全市形成共识。今年在该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开展了对市直单位满意度测评工作,220名人大代表投出了自己神圣一票。

手机报还充分发挥了激励人大代表履职的“助推器”作用。市人大在手机报“代表风采”栏目,每一期宣传一名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为全体代表树立学习的标杆,极大地调动了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履职氛围。目前该市第一批推介的人大代表涵盖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三级人大代表,主要以基层一线的代表为主,既有基层干部,又有企业家,还有农村基层代表,他们在平凡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展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靓丽风采。湖北省、当阳市两级人大代表——玉泉办事处岩屋庙村主任刘兴红一心一意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她总结的计生工作法被冠以“刘兴红计生法”,在全省推广。今年6月,刘兴红还被评为“最美协会人·中国计生协十佳人物”。其典型事迹先后被人民网、中国计生杂志、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媒体刊载,社会反响强烈。(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黄析文   李传洲   李江)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