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三)

01.05.2018  18:52

    大地飞歌春似海 人民情怀深沉爱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三)

  历史的目光,又一次定格湖北。

  在波澜壮阔的长江边,在人民热切的期盼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荆楚儿女中间,思谋时代大势,擘画长江蓝图。

  根在人民,源在深爱。

  所到之处,掌声如潮,欢呼涌动。

  怎能不激动!殷殷嘱托,拳拳深情。

  怎能不澎湃!阳春德泽,万物生辉。

  温暖的记忆,镌刻在每个人心中;

  发展的列车,在新的时空坐标上,驰骋向前。

   “总书记如此牵挂民生,我们十分感动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从来都是最深的牵挂。

  这几天,不少市民慕名前往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踏访:“总书记是站在这里跟你们讲话的吗?”“来来来,一定要跟你们合个影!”……

  4月26日,接近中午时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青和居社区,考察棚户区项目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他强调:“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4月27日,回忆总书记到访,青和居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刘玲十分激动:“我汇报了社区党建,原本很紧张,但是,总书记非常和蔼可亲,说着说着我更多是激动了。总书记问得很细,洋溢着浓浓的为民情怀。

  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是位性情爽直的“90后”,她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总书记在湖北的第三天讲的。为了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总书记辗转奔波,十分辛苦。村民都好羡慕青和居社区,更期待总书记什么时候也到我们村走走看看!

  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才能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跟很多人感受一样:“总书记如此牵挂民生,我们十分感动,总书记对人民的关怀无微不至。

  “干出实打实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处于最高的位置。

  在青和居社区群众办事大厅,总书记同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居民亲切交谈。他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淑静每天都在关注总书记的报道,她中气十足地说了三个非常:“非常振奋、非常给力、非常温暖!总书记在社区的一席话,让我们在基层工作者更有底气、更有志气、更有豪气!”“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是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责任重大。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把总书记的厚望落实好,让总书记放心安心;还要通过我们的实践,把总书记的关爱送到千家万户、送到居民心坎上。”张淑静说。

  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王能干动力满满:“总书记也当过村支书,对基层了解得透彻。村级党组织要变成群众的小太阳,有一股向心力,凝聚群众一起战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怎么把“大量工作”一件件办好?

  王能干分享体会,一定要问计于民。他说,村干部必须到群众中去,跟老百姓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水,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跟群众商量好了,好事会办得更好,“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

  干字当头,激励奋进。

  眼下,监利县新沟镇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顾想平正带领同事,忙于社区绿化提档升级。

  他手机里,一条条收藏着总书记在湖北调研的新闻报道。他告诉记者:“要把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就要找准群众需求,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以伟大的心态做好人民群众的小事,一切为了人民

  “要改革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要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好,把社区居民和单位组织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和居社区的深情嘱托,传遍大江南北。

  如何创新治理?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从党员干部到专家学者……大家在谋划、在思考。

  宜都市市委书记罗联峰说:“以伟大的心态做好人民群众的小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宜都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加强基层治理,建强基层组织是前提,抓实工作载体是关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赵吉雄说,长阳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我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组织牵头、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张淑静说,社区事务繁杂,好的治理体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祝福副教授则建议,在基层治理中推行扁平化管理,让更多的人力直接面对群众,而不是坐在机关里。

  从社区到乡村,从老人到小孩,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沉关爱,点点滴滴,情真意切。

  这份深沉的爱,必将激励荆楚儿女奋勇向前,迈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陈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