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龙治水”到“四双战略”——十堰精准扶贫综述之一
【编者按】
作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十堰市现有84.68万贫困人口,肩负着扶贫攻坚和水质保护双重使命。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战略部署?连日来,记者走进大山深处,访干部、问农家,见证了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有益探索和显著效果。本报今起刊发连续报道,敬请关注。
近一年来的数据,让十堰市扶贫办主任彭文军很兴奋:全市共有10.2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6万户贫困户,到位率100%;新增致富产业基地2.31万亩,同比增长330%;落实扶贫资金近2亿元。
彭文军的脱贫“时间表”上有两个“节点”:2015年,90个村15.56万人脱贫;2019年,全市整体拔“穷根”。
找到“九龙治水”的龙头
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陈必国的两层别墅式房屋,掩映在翠柳之中。“三年三大喜事,这样的日子越过越甜!”9月2日,陈必国扳着指头告诉记者:2012年全家搬进新房,2013年娶儿媳,去年贷款买挖机开始承包工程。
陈必国原本住在大山深处,过着吃水靠挑、种地靠背的生活。是迁移扶贫改变了他家的生活。
从东川村部向四周放眼望去,满眼尽是这种明清建筑,柏油马路直通入户,房前柳树依依,屋后紫薇缀红,花园、球场、健身器分布其间。
驻村干部范衡庆介绍,像陈必国这样,全村共有201户村民搬进了这种统一风格的别墅。陈必国说,乡村巨变的根源,是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风格、统一投资“四统一”的结果。
“过去20多个涉农部门治不好一个‘穷’!”范衡庆说,过去,各部门制定政策各顾各,资金使用“撒胡椒面”,如“九龙治水”难以办大事。
十堰市实施“四双”战略精准扶贫后,政府协调各部门“各端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东川村集中农网改造、新兴农业开发、通村路、消土消危、村庄绿化、库区移民等12个部门的1500万元项目资金,迁村腾地、水电路“三通一平”,统一建房基;配套建设医疗、学校、娱乐设施,建起了东川村278户12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
驻村工作队推动土地流转,建成蔬菜400亩、精品苗木600亩、珍稀食用菌300亩,组建专业合作社4个,80%的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7900多元,今年底可完成311人脱贫,明年实现整体脱贫。
“四统一”改变了东川村,也结束了“九龙治水”式扶贫的尴尬局面。
用“管道”保障滴灌的精准
“每人送一套别墅?不可能!”一年前,丹江口市蒿坪镇余家湾村民王怀书怎么也不相信这个“天下掉下的馅饼”。
一年后,王怀书搬进了造价30万元的别墅,出资人为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元君,房屋所有人则是王怀书。
去年底,余家湾村17个贫困户搬进了别墅。而范元君的打算是:用3年时间,帮村民修建100套别墅!
拥有润秋公司,就是拥有“摇钱树”。润秋公司捐资100多万元,将家乡通村水泥路修到6米宽。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土猪猪苗,然后签订合同回收,公司计划让每户领养20头,两年达6000余头规模,户均收入超过8万元。
润秋公司推动山场流转,发展核桃、猕猴桃及野葡萄等原生态水果。贫困户每流转一亩山场,可得租金200元;山场作为公司股份,3年后参加分红,平时贫困户管理基地领薪金。
4年来,润秋公司在村里投资已达3600余万元。范元君透露,再用3年时间,让余家湾村变成“风吹麦浪稻米香,花儿果蔬满山岗,幸福家园美名扬”。
企业进贫困村带动致富产业,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是十堰实施的“四双”战略的结果。
去年8月,十堰市实施“四双”扶贫战略:“双带”,就是像润秋公司那样企业进贫困村带动致富产业,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双建”,建强村“两委”,建好村级农村合作社;“双促”,促干部作风转变,促农民增收脱贫。
“四双”战略,其实质就是“滴灌”式扶贫,让贫困户在社会中找到组织支持,在产业链条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三千行动力促“四双”战略
“自从有了‘大当家的’,生活就有信心了!”4日,丹江口市官山镇铁炉沟村的王发军,为新盖的两层水泥预制楼举办了简单的封顶仪式。
去年8月,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与他结“亲戚”后,他的生活一年一个变化。2014年,他贷款养殖了10头牛、8头猪,将20亩坡地种上核桃。今年夏天,他拆除了三间危房,贷款盖起了两卧两厅的水泥预制房。
去年8月19日,十堰市市长张维国率领的扶贫工作队,入驻郧西县六郎乡康家梁村,驻村工作队整合资金380余万元,推进4大类15个基础项目建设;新建种养殖基地2100亩,发展种养大户35户。
该市扶贫办扶贫科科长李晖介绍,“四双”战略实施后,市县乡三级行政事业单位共组建1236支扶贫工作队帮扶1232个贫困村,动员1068家企业包村脱贫,组织1003名科技特派员保障技术,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工作队、一家企业、一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扶机制。1000支扶贫工作队进村后,强化村级班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队员干部包户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1000家企业进村,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富裕劳力。1000名技术员联村,培育人才,推广成果,领办基地。
三千行动、三位一体、三级联动,力保“四双”战略顺利推进,促进精准扶贫棋局有序落子。(饶扬灿 王雪峰 李启东 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