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头版报道:“3+5”养殖法育出单重4两大闸蟹——仙桃排湖已成功多地可复制

13.11.2014  16:46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讯 (记者张静 樊涛 通讯员成专)除了品牌之外,个头偏小一直是湖北大闸蟹闯荡市场的短板。8日从省水产局获悉:通过5年探索,湖北独创了“3+5”养蟹模式,养出的螃蟹个头不逊阳澄湖大闸蟹。
  仙桃排湖渔场农民曾秋甫今年养了13亩螃蟹,连续这几天他每天起捞100多斤大闸蟹,螃蟹的个头大,一般都在4两以上。“个头大,卖价才高,今年亩产300斤,按平均46元一斤的价格来算,一亩田收入5000元以上。”说到今年的收成,曾秋甫笑容满面。
  曾秋甫家的养蟹池塘分为一大一小,他说,螃蟹个头大的秘密就在于此:3个月让蟹苗生长在小池塘,另外5个月生长在大池塘,被称为“3+5”分段养殖模式。
  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汤亚斌介绍,“螃蟹个头大小,和脱壳次数有关,阳澄湖的螃蟹个头大,主要原因是脱5次壳,而我省的螃蟹大多只脱4次壳。
  汤亚斌介绍,这种养殖模式是针对湖北养蟹的特点独创的,我省水域内皆可适用。我省90%以上的蟹苗来自外省,经长途运输,蟹苗良莠不齐,在种植伊乐藻的小池塘养3个月,进行两次脱壳之后,淘汰部分病苗、残苗,选择好苗进大塘;同时,为大塘生长水草创造时间。我省平均温度比江浙高,螃蟹成熟期早,水草茂盛的大池塘,给进入生长期的螃蟹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90%以上的螃蟹可脱壳3次。
  “我们渔场2003年开始养螃蟹,养殖户大都亏本,螃蟹个头小、产量低,赚不到钱。”排湖渔场党委书记刘双阶坦言。直到2010年,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在排湖试点,推行湖北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渔民的养殖情况开始“反转”。目前,排湖农场有400多户养螃蟹,水域面积8000多亩,占渔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