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东湖隧道工程建设将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湖北武汉东湖隧道工程建设将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绿色施工实现“潜虬隐水”
人民日报记者 程远州 程 超
东湖隧道。程远州 摄
宁愿走曲线多花钱,也要保护生态环境
近日,记者驱车从武汉光谷高架驶入全国最长的城中湖底隧道——东湖隧道。
放眼望去,双向6车道的隧道宽敞明亮,美轮美奂的梅花吊顶造型、清新淡雅的陶瓷薄板装饰,令人赏心悦目,仿佛不觉此时身在10余米深的湖底之中。15分钟后,汽车驶出全长10.6公里的隧道,途经二七长江大桥,8分钟后抵达汉口,全程畅通无阻。
修建湖底隧道的呼声由来已久,但迟迟未能动工。其实,对于攻克了长江天堑、凿通了长江隧道的武汉来说,穿越东湖湖底,关键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建设中如何尽可能不影响东湖生态及周边环境,让隧道“不动声色”地穿越东湖,最大限度保护东湖这颗明珠。2012年10月,条件成熟后,东湖隧道正式动工。
中建三局项目东湖隧道指挥部指挥长张安政介绍,在最初设计时,这并不是全国最长的湖底隧道。“为了将工程对自然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线路规划几经更改,摒弃了成本更低、但会极大影响自然风光的跨湖堤方案,最终使工程湖(地)下隧道段从最初的2000多米增长至8282米,变身国内最长的城中湖隧道,预算也由49亿元增加到80余亿元。”
悄无声息穿越东湖,增绿复绿“明珠”亮丽
要打通湖底隧道,须在平静湖面上“开膛破肚”,如何开、怎么破大有学问。
东湖隧道为什么没有选更节省成本的直线穿湖,而是跟着沿湖路曲线前行?张安政解释,因东湖湖底地质条件等影响,隧道不适宜采取盾构机施工,采用了围堰明挖法,先用钢板筑起围堰,把堰内湖水抽干,再开挖施工,完工后再恢复原貌。让隧道贴着沿湖路走曲线,就只影响湖边的湖汊,减少对全湖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用钢板筑起两道围堰墙,一是为了保障施工,二是为了确保施工中没有垃圾污染湖水。”项目总工程师谢学彬说。
项目施工同时还开展了系统的植被保护、大树移栽、山体地形修复、生态绿化设计等工作,并在已完工区域积极复绿、增绿,让东湖变得更加亮丽。
隧道湖中段建成后,还在隧道上方重新覆盖了1米的“营养土”,最大限度保证东湖水生态的连续性,恢复东湖水生物生存环境。
谢学彬介绍,东湖隧道明挖共处理淤泥约56万立方米,全部堆在一个足球场上,比一栋16层的楼房还高。这些淤泥表面含有微量重金属,如果不加处置地随便堆积,将形成污染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时在岸边建了专门的淤泥处理厂,经过泥管绞吸、筛网沉淀、脱水固结、泥水分离等工序,短短30分钟,泥水分离后的污水变得透亮,通过水槽集中流向市政污水管网,而污泥被机器“压”过后,就变成了一块巴掌大的泥饼。
谢学彬介绍,这种泥饼不仅可以作为路基填充材料,还可循环利用,烧制陶粒、绿植培育土和烧结砖。
3年绿色施工,东湖隧道工程以“桥—隧—路—隧”的组合形式,悄无声息地穿越东湖,实现了“潜虬隐水,层林尽染”的设计理念,近日被评为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