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入佳境

16.03.2018  16:10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是“5S”管理的基本内涵。作为焦柳南线的一个二等区段站,近几年来,枝江站面对在实施5S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坚持不断运用理性思考,持续推进5S管理向更高标准,更深层次发展,使这个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旧车站日益显露出靓丽的容颜,车站5S工作渐入佳境。

    “一思”大禹巧治水

    在推进5S管理的过程中,车站经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长期存在,成为突破障碍的瓶颈。

    去年10月份以前,车站原“九州快运”仓库后的“自由停车场”一直是车站推进5S管理的一块心病。由于车站大院内除本单位外,还有电务、车辆、机务等部门以及来站进行施工作业的各单位职工,部分职工住宅楼也建在车站院内,人员众多。长期以来,为图方便,大家习惯于将小汽车、摩托车、三轮车等各种车辆随意在此停放,有的“僵尸车”甚至一停数年,斑驳锈蚀,东倒西歪,严重影响车站工作通行和外美形象。为清理这个停车场,车站站长刘凤国可谓绞尽脑汁:一遍遍利用站区微信群发布乱停乱放照片,一遍遍宣传呼吁,寻求支持;甚至,车站党总支还以“站区联合党支部”的名义制作了一期题为《请让您的爱车“归巢”》的新闻微视节目配合宣传,并请求车站公安所出面协调,最终非但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还遭来个别站区职工的骂声。

    面对如此窘境,站长刘凤国挨家挨户走访站区各单位领导和职工,听意见、寻良策。在调查中,一名受访站区职工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车站总在使憨劲!不让我们在那停车,请问我们把车停哪儿?扛肩上吗?!”

    一通牢骚话,让刘凤国犹如醍醐灌顶。回站后,刘凤国立即组织人力,修好了位于车站食堂院内的原已基本废弃的摩托车停车棚。同时,为开辟固定停车位,还对食堂院内部分损坏的下水道盖板进行了补装,修葺了部分影响停车的花坛树枝,最终整理、划分出近二十个小汽车停车位。

    一周后,当刘凤国再次利用“站区微信群”发布“恭请爱车搬家”的“温馨提示”后,群里不再是缄默或吐槽,而是一枚枚的令人欣悦不已的“赞”!

    如今,长期存在于车站“眼皮子”底下的“非法”停车场终于不复存在了。刘凤国感慨地说:“看来搞5S还真不能使‘憨劲’,也要学学大禹巧治水呀!”
     
    “二思”聚众成合力

    5S活动实施以来,车站高度重视做好桌面、路面、墙面的“三面”文章。然而,就在这“面子光”之下,一些犄角旮旯,拐弯抹角或是房顶沟坎等日常少有人关注,不便打扫的地方,问题却长期不能得到解决。时间一长,车站部分职工甚至还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所谓“5S”就是搞搞“面上”的卫生而已。 
       
    今年2月28日发生的一件事,更引起了车站管理人员的深入思考。当天,新任段长汪逸民首次来枝江站检查。在进行5S检查时,汪段长有意走进车站调车组――这是公认的5S管理的难点岗位。当汪段长看到调车组地面洁净,备品柜一字排开,立即鼓励在场陪同的车站站长刘凤国。可是,当汪段长打开一个备品柜时,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另一幅景象:随意丢弃的工装、多年不用的草帽、瓶瓶罐罐及各种私人物品等。更意外的是,在一个备品柜里,甚至还发现了8支易拉罐啤酒瓶!汪段长没有严厉的批评,却也令现场陪同检查的刘凤国和其他管理人员手足无措,尴尬万分。

    尽管事后了解得知,啤酒瓶是一名家庭较困难的职工作为“破烂”集中收集后准备变卖的,但这一“以外”仍让车站“5S”工作大打折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只顾“面子光”,不顾“里子美”的“两张皮”的现象呢?车站连夜召集班子会讨论,认为主要还是因为车站安全生产压力大,管理人员精力不济造成的。

    脉号准了好开药。车站经过多次讨论后认为,要想深入、持续推进5S管理,必须统一思想,合力而为,仅靠几名管理人员事必躬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此,车站一方面重新修改、细化了《车站5S检查标准》,重点对岗位备品柜物品的整理、整顿进行了明确,大到备品柜(抽屉)不能摆放任何与工作无关的物品的规定,细到安全带、工作服、业务学习规章等物品的摆放方式,都逐一以“图片+文字”的方式进行了明确,促使职工“按图索骥”、“照葫芦画瓢”。在此基础上,为切实做到5S检查无空挡,尽可能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车站还出台了新的5S检查制度,规定了“个人自检”、“班组长复检”、“值班站长每周带队例行检查”和“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的立体无缝检查与考核方式。

    新举措实施半个月以来,已有12名职工受到50至200元的扣款考核,在继续巩固“外美”的基础上,车站5S“内实”效果也有了明显提升。

    “三思”环境改造人

    “翻箱倒柜”“抹桌扫地”开展“5S”,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对这一问题,车站班子曾经也有过犹豫。然而,经过数年的不断推进与总结,车站体会到,通过做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这四个“S”,最终是能够实现提高职工素养这个最重要的“S”的。

    曾经,枝江站有一个“怪相”:信号楼等楼道处的窗户都是人为封死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过去,个别岗位上的职工为避“监控”,经常躲在楼梯窗户处抽烟,烟抽完后将烟蒂丢出窗外;还有的职工习惯于吃夜宵,吃完零食、方便面或是喝完饮料,各种包装袋、方便面桶和饮料瓶也开窗而弃;还有的甚至将不穿的工作服也顺手丢出窗外,掉于楼顶或挂于树梢,没有丝毫觉得不妥。人说,风景在窗外。可是,在这些处所,窗外的楼顶上、房屋后的地面上,到处却是一片狼藉,夏天还散发出一阵阵恶臭,真可谓“大煞风景”!

    为彻底整治环境,车站党总支多次组织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扫房顶、掏阴沟,沉积数年的垃圾被一袋袋悉数清理完毕,窗户被打开,久违的清风终于又吹进了室内。

    车站专门在“点名室”安装了一台多媒体电视机,有意将党团员每次一身臭汗义务清扫这些地方垃圾的图片或视频进行播放,激发大家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共同维护工作环境的意识。

    与此同时,车站还同时掀起了“食堂革命”和“厕所革命”。

    为减轻食堂炊事员劳动强度和彰显职工文明素质,车站管理人员从我做起,要求所有人就餐后主动将餐盘碗筷放入洗碗池,且除个别特殊岗位外,严禁在食堂以外的处所就餐。这一做法实施后,以往职工就餐后随意丢弃餐盘碗筷,甚至以碗做烟缸、用筷子挑蚊香的不文明现象不见了。

    以往,车站不少岗位的厕所卫生状况极差,不但便池布满污垢,不见本色,且厕所墙面斑驳,脚印纵横,“厕所文学”泛滥。对此,车站一方面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出资对部分厕所的墙面进行了粉刷或铺设防水瓷砖,对个别破碎的便池和不能正常使用的水池进行了更换和维修。为确保清扫效果,车站还购买了“洁厕灵”、钢刷等保洁用品发放到各班组长,并要求随脏随扫,保持干爽、清爽。现在,过去卫生状况完全不达标的厕所已全部达标,信号楼、办公区等处的厕所甚至堪称“样板”,基本可与酒店宾馆媲美了。

    如今的枝江站,职工吞云吐雾的少了,讲究卫生的多了;污言秽语的少了,文明言行的多了;扯皮拉筋的少了,相互谦让的多了;我行我素的少了,遵守规矩的多了――-而这一切,当以“人造环境,环境亦造人”为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