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工程”为武汉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引擎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通讯员 武改声
【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编者按
今年年初,武汉市强力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简称“三乡工程”),积极探索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新举措,有效实现农村资源与城市消费、农民增收与市民体验的对接,取得“市民享受、村民受益、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城乡一体”的初步成效,为新时代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提供了“武汉样本”。
走进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葛家湾,白墙灰瓦,绿树相拥,田园、森林、村庄、水域相互交错,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这是回乡能人葛天才投资2.4亿元打造的木兰花乡景区。周边3个行政村418户农民与他签订协议,通过入股出租空闲农房打造高端民宿产业,使今年户均年收入增加6.2万元。
游客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花乡景区内游玩。新华社发
葛家湾是武汉实施“三乡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闲置农房沉淀不活、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乡村的振兴发展。像葛家湾那样的闲置农房,武汉市就有11.36万栋,同时,还有大量的闲置土地、美丽的生态环境长期“沉睡”,亟须开发。
如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农民在资源开发中加快增收?靠政府投入,财力不堪重负;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杯水车薪、力量分散。
思路一变天地宽。着眼于城乡资源要素的融合,武汉市大力实施“三乡工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城乡有效对接,使城乡要素资源产生“化学反应”,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增收、农村加快变样。武汉市以独特的方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武汉市“三乡工程”市民下乡示范村张家冲上塆。武改声供图
1、架起城乡要素资源互联互融互通的桥梁
今年2月,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江夏区小朱湾调研时首次提出,要大力推动“市民下乡、村民进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新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随后又提出要发动一批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建设,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带动“三农”发展。今年4月,一场以“鼓励市民下乡休闲养老,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发动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三农’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在武汉大规模推进。
“市民下乡”工程,就是鼓励和引导市民长期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下乡过田园生活,并带去城市文明,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能人回乡”工程,就是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等,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建设,用好当地资源,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企业兴乡”工程,就是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利用农村资源,推动农村股份合作开发,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不到一年的实践,“三乡工程”已架起了一座城乡要素资源互联互融互通的桥梁,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一体化发展。截至10月底,武汉“三乡工程”共吸引352位能人回乡创业,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达145.36亿元,农村空闲农房签订出租协议8543户,年租金达1.3亿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总额达17.97亿元。
与此同时,武汉“三乡工程”牵手脱贫攻坚,提升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截至10月底,“三乡工程”为武汉271个贫困村农民增收2.25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贫困户空闲农房出租总数将突破5000户,农村土地流转率达60%以上,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全面完成47528名贫困人口脱贫、107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工作目标。
2、将乡村变成城里人向往 农村人留恋的地方
“三乡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催生了城市居民、工商界人士的投资消费热情,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增长能量,形成了席卷全市的城乡建设大潮。农村初步形成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文明公益、农事体验、养生休闲和网红直播等新经济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市民下乡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通过出租农房和流转土地,农民多了一份收益。在武汉市当了近20年“全职太太”的市民涂娅莉,返回故乡黄陂区,投资上百万元创建了木兰天潭生态农业园,流转土地500亩,利用村里的空闲房屋400平方米,在天然山林中饲养野猪,建成野猪园、植被观赏园等6大特种养殖基地,实现猪粪、果树、水产等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开发,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今年,仅野猪养殖一项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20万元以上,带动近10户农民加入订单养殖。
新洲区道观河风景管理处汉子山村是偏远贫困村,生态环境优美,农副土特产品丰富。市民车耀武等退休职工下乡在该村租房养老的同时,自发成立农副产品贸易公司,收购村民的蜂蜜、土鸡蛋、茶叶等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城市,带动村民实现增收。黄陂区王家河街胜天村动员村内贫困户将空闲农房租给市民休闲养老,凭借“前庭+后院”的农居环境、“一分地+一起耕”的田园体验和“荣誉村民身份”的精神分享,吸引大批市民租房,帮助10多名贫困户脱贫。
市民下乡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同时也带动了观念的转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小朱湾是一个有30多户人家的美丽村湾。江南式水乡、荆楚风貌建筑、宁静自然的古朴气息,让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许刚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他在此租赁350平方米空闲农房开设“新民文化书院”,为大中小学生提供国学教育,使人文元素融入乡村,增强了村湾的文化底蕴。
能人回乡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打好亲情牌,赢得能人归,可以使能人为家乡发展发挥最大潜能。蔡甸区奓山街在外能人左少平,回到老家星光村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走上富裕文明之路。他说:“为家乡出力,为乡亲致富是我的最大心愿。”2016年,星光村集体收入过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突破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比全街平均水平高1万元。
2016年,张家榨村被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这背后,能人作用功不可没。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顺在外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在黄陂区的张家榨村等3个自然村投资5000余万元,开发了木兰草原风景区,租赁空闲农房11000平方米,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农家乐,带动周边餐饮、农副产品销售、休闲体验农业的发展,有力改善了当地农村环境,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
一批又一批能人回乡投资兴业,推动了城市资金和人才回流农村,反哺家乡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创新创业空间,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子。
企业兴乡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今年,武汉阅景汇公司拟投资50亿元将蔡甸区大集街天星村整体改造,利用原有村湾、农田、山水资源等优势,兴建“武汉花博汇”。一期已投入4亿元,租用农民闲置房178栋,流转土地1800亩,带动周边近500名农民就业,形成集花卉旅游观光、创意农业体验、田园养生度假、亲水休闲游乐、美丽乡村体验、花卉贸易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美丽乡村的升级,不仅仅是使村容村貌改变,更重要的是吸引农民参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武汉市广开源农业生态休闲有限公司先后在新洲区仓埠街与辖区内的8个村、156家贫困户签订了产业帮扶合同,建立了“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在松林村通过“你想养,我来教;你要卖,我包销”方式,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接纳贫困户335人就业,帮助贫困家庭年均增收6000多元。该村新建占地220余亩的农业休闲体验设施,年接待游客15.8万人次,年销售额达1.2亿元。松林村已由一个贫困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集产业发展、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特色美丽乡村。
如今,通过企业兴乡,武汉市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典型,成为令城里人向往、令农村人留恋的地方,实现了“三乡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促互动。
3、政策创新为“三乡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市把“三乡工程”作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载体,作为推动“三农”发展的“牛鼻子”,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高效举措:
在工作思路上破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靠政府政策引力、市场机制活力、社会参与助力、农民自身动力共同推动,充分调动各方面要素资源投向农村,将农民闲置农房变为财富要素,将农村资源变为创富资本,将农产品变为农商品,将农民变为合作股民,将乡村变为宜居创业乐园,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政策集成上创新。将过去零星的城乡融合发展举措进行系统集成,制定出台鼓励“三乡工程”的“黄金二十条”“钻石十条”“能人回乡四张牌”“农业共享经济”等政策措施,聚焦市民、能人、企业关注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老休闲”“文化创意”“民间非遗传承”等项目,为实施“三乡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基础支撑上强化。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全市50多万农户已全部完成新一轮产权登记、确权颁证,形成更加清晰规范的产权制度,让农民更安心、企业更放心,为实施“三乡工程”提供了稳定预期。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江夏区农房抵押贷改革试点、蔡甸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等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兴乡、能人创业提供了融资支持。目前,武汉为农业企业产权抵押融资达35.3亿元,贷款总额和单笔金额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在政府服务上优化。整合农业、财政、建设、土地、环保等10多个市直部门和各区的力量,集成农业农村的资金和政策,形成服务合力。建立完善“政府搭台、企业(市民)唱戏、农民受益、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组织开展30多场“市民下乡看房团”、能人回乡导师团等活动。运用“互联网+”搭建高效网络信息平台,让有闲置房屋的农户和下乡意愿的市民、企业无缝对接。
在设施上加大投入。3年来,全市持续投入62亿元打造了近80个美丽乡村和15个中心村(社区),综合改善水、电、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停车场、卫生厕所、绿道等旅游配套设施。这些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成为市民、企业下乡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