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5年411万人甩掉贫困帽

29.08.2017  11:12

  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四个着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北有秦巴山,西有武陵山,东有大别山,东南则是幕阜山……

  扶贫攻坚的“湖北战区”,大半个省,山势连绵、层峦叠嶂,四大连片贫困地区顽据四隅,192万户、590万贫困人口渴盼脱贫。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要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落实好脱贫攻坚责任。”全省上下凝聚共识,采取超常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攻坚。

  真扶贫,扶真贫,湖北步履铿锵。过去5年,全省累计有411万农村人口甩掉贫困帽子。

  “五色地图”时时警示

  “官帽”“贫帽”紧紧挂钩

  “在老区、贫困地区,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就是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精准脱贫步伐。”2016年10月底,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甫一就任,便马不停蹄奔赴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县红安,进村入户,调研脱贫工作。随后又连访四大连片贫困地区。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去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也是让湖北贫困群众感到最有温度、最有质感的一年。

  这一年,湖北召开了13次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37位省领导蹲点联系37个贫困县,一竿子插到底,带头抓督办、擂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上阵,夜访贫困村、暗访贫困户成为工作常态。

  脱贫攻坚,湖北以“战时”机制、军队铁律保“攻城拔寨”。全省各级均建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各级党政一把手领衔出征担当先锋。从省到村,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层层签订“军令状”,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在恩施州扶贫开发办公室,一幅特殊地图赫然在目:全州8个县市、88个乡镇、729个重点贫困村、92万贫困人口的分布和脱贫进度,被红、紫、蓝、绿、褐5种颜色标注得一清二楚。

  这样的“作战图”,从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到幕阜山,从集中连片贫困区到插花贫困带,从市州到乡村,随处可见。

  “作战图挂在墙上,也挂在我们心中,时刻提醒我们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荆州市江陵县秦市乡,来自荆州国税局的扶贫干部胡晓明说。

  “作战图”便是路线图,“军令状”更非儿戏。湖北将贫困县干部年度考核中的扶贫成效占比提高到70%,“官帽子”与扶贫紧紧挂钩。去年,湖北首开考核问责先例,减贫成效落后的9位县委书记被约谈。

  随州市研发“精准扶贫云平台”,建立脱贫攻坚微信群,推动“两学一做”聚焦扶贫,提升了工作精准度和满意度。

  目前,在“湖北战区”的地图上,1.5万余名扶贫“第一书记”正奔走在前线,攻下一个贫困村,插上一面红旗,3年之内,红旗将漫卷荆楚!

  一户一策对症下药

  “造血”扶贫  挖掉穷根

  荒山披绿衣,沟壑遍芳菲。正值炎夏求凉季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吉心村村民朱友银看着一拨拨游客进出自家的葡萄采摘观光园,脸上乐开了花。

  “葡萄当做旅游产品卖,收入直接翻了两番!”朱友银说。

  在这个乡村旅游扶贫村,由上千亩葡萄园、百亩蓝莓基地组成的生态农业观光区,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不止龙凤镇,在整个恩施州,“乡村旅游+扶贫”都成了“时髦”。靠着青山绿水和民族风情做文章,这个深居武陵山区、下辖8个市县皆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地区,开启“全域旅游”模式,“点绿成金”,带动一方百姓脱贫。

  恩施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只是湖北探索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扶贫攻坚的“工具箱”里,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保兜底等“几个一批”必不可少,但要真正挖掉贫困的根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终还要靠发展产业和扶持就业,培养贫困户的“造血”能力,以实现长效脱贫。啃下产业扶贫的硬骨头,必须要“一针一线下好绣花功夫”不可。

  这“绣花针”的起脚是摸清贫因,对症下药。在湖北,1.7万余个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一户一本精细台账、一个脱贫计划,分类制定脱贫路径。

  东村种猕猴桃,西村养“罗非鱼”,南村黑山羊卖出高价钱,北村甜柿子网上正热销。近年来,湖北各地将安排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80%用于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产业扶贫风生水起。

  在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黄冈市以“政府+公司+金融+保险+农户”模式形成产业扶贫“大合唱”,形成了帮种、帮养、帮收、帮销以及联户带动、入股分红等多元帮扶格局。

  在幕阜山区,通山县利用荒山荒坡在贫困村建小型光伏电站,为贫困户设置分布式电站,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到5000元。

  在秦巴山区,十堰市将易地搬迁扶贫与竹房城镇带建设结合,让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截至今年5月底,湖北37个贫困县224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已经全部与贫困户建立了帮扶机制,95%以上的贫困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已具规模。

  金融入村雪中送炭

  资金整合  “共办一席

  “扶贫是‘第一工程’,资金量足够,但是这个钱却不好花。

  在十堰市郧阳区,区委书记孙道军感叹,过去扶贫专项资金分属多个条块管理,一条线一个村三五万元,“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拨付方式再加上“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让扶贫工作处处掣肘。

  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贫困县资金整合意见,明确所有到村到户到人的财政性资金都属于精准扶贫统筹范围,不分下拨年度,不分项目类别,不分来源层级,不分存量增量,做到应统尽统。

  为解决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固有化、项目安排分散化、资金使用碎片化等问题,湖北创新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把资金统筹权下放至贫困县,由县统筹使用各级财政专项资金。资金整合方式变“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为“省市备料,县区炒菜”。

  “这意味着,省里只管下任务和监管,具体扶贫项目如何做,县里说了算。”孙道军说,县级政府可根据扶贫开发工作实际需要,按照规划调整和改变项目资金用途,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农民不愿贷、银行不敢贷,没有资金,扶贫产业何以发展?在郧阳区,县域统筹解决了这一难题。

  今年,郧阳区整合7000多万元扶贫资金作为小额扶贫信贷保证金,采用基金与银行风险共担的机制,解决银行不敢向贫困户放贷的问题。目前,当地已审签贷款1.5亿元,一周时间便可发放到贫困户手上,实现了金融资本走村入户“雪中送炭”。

  “县域统筹的目的是产生倍增效应和蝶变效应,引导、撬动、激活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入,形成‘1+1>2’的效果。”

  去年6月,全国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试点现场会在湖北大悟县举办。大悟县委书记余德芳介绍,该县统筹财政专项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民间资金和信贷资金流向扶贫领域,真正实现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

  去年,武汉市一家企业在大悟县城关镇投资1.8亿元开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统筹资金与社会资金的放大比例达到1∶3.3。该项目以“公司联村带户参股扶贫”的模式,带动周边3个村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

  (图片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