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目标越来越近——麻城工务段推进线路维修体制改革侧记

17.08.2018  20:21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越来越需要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方式,对工务线路质量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工务发展新路?

      唯有改革,才有新路;唯有改革,才有出路。为此,麻城工务段稳步推进线路维修体制改革,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维修模式,逐步实现管理更高效、设备更优质、安全更可靠的目标。

      让管理更高效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照搬、不盲从。”遵循这一原则,该段抓好顶层设计、精准调研、科学施策,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线路维修体制改革。按照2.0模式,即1个车间1个检查工区+2个维修工区模式,调整3个车间管界,撤销27个线路工区,做精8个检查工区,做强19维修工区,保留3个线路工区,设立8个值守点,让机构更精简、管理更高效。

      该段强化车间三种能力建设,厘清车间生产组织的6个环节、现场管控的6个关键、技术管理的3个要点,推行计划管理模块化、生产任务区域化、作业流程标准化,让车间生产组织更科学、现场安全更可控。该段麻城线路车间主任陈荣说,改革之后,车间全面组织生产,实现了人员和资源集中,风险小了,劳效高了,职工的收入也提高了。

        让设备更优质

        该段突出检查工区专业职能,强化队伍建设、周期检查、病害分类、维修设计等环节,做到业务精湛、检查精细、设计精确、作业精准。突出维修工区“战斗单元”作用,抓好计划安排、劳动组织、作业标准、过程控制、质量追踪的落实,大力推广“集中修、机械修、专业修”3种标准化维修作业方法,落实“方案修、精准修、区域修”3项标准化维修作业要求,做到“干就不走样,做就达标准”。

      在此基础上,该段用好“大机、大修”资源,大力整治设备基础性病害,加快重点道岔更换、桥面清筛、货场整治、Ⅲ型枕更换施工,较好地解决了路基翻浆、道床板结等顽固性病害,全面夯实设备基础。“实施检修分开,改变了过去围着‘晃车修’转的作业模式。现在,我们集中力量干大活,设备更优了。”该段麻城线路维修一工区工长马敬远说道。

      让安全更可靠

        结合设备特点、人员素质和作业环境,该段实行周计划模块化管理,即周一至周三成段/整组综合维修,周四处理点状病害,周五整理外观,减少了分散作业、无序作业和有害作业,提升了作业安全系数。按照“计划复核、点名分工、防护设置、进网控制、标准作业、出网控制、防护解除、作业结束”八个步骤,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安全卡控重点,让标准化作业理念深植于干部职工脑海里,体现在每次作业中。

      该段改造升级14个车间分中心,引进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录音防护系统、天翼可视化对讲系统等科技手段,强化生产指挥、安全监控核心中枢作用。开发《动轨检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系统》、《检测数据自动化分析系统》、《标准化维修设计管理系统》等7个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该段消灭了责任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各类安全信息同比下降28%。“维修体制改革,不仅要提升设备质量、确保安全稳定,还要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该段主管副段长张厚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