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规模超100头

12.12.2017  09:07
  新华社武汉12月11日电(记者黄艳)经过20多年的发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发展至9个,种群规模超过100头,成为当前长江江豚最有效的“保种”手段,迁地保护已纳入国家行动计划。

  这是记者从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此间正在长江干流进行江豚科考的研究人员表示,迁地保护已经是目前长江江豚“保种”最有效的措施。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表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干流及两湖先后建立了9处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其中,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迁地种群规模已从1990年投放的5头增长至70余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种群;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安庆市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迁地种群规模分别达到10头、12头和15头,各迁地保护区均有幼豚出生,迁地种群状况良好。下一步国家还将增加迁地保护场所,确保人工种群规模年递增速率不低于20%。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国际豚类研究专家王丁表示,目前中国对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模式受到国际鲸类保护领域的普遍肯定,湖北天鹅洲等迁地保护模式成为国际江豚保护范本。

  作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我国时隔5年再启江豚生态大型科考 3400公里从武汉启程
楚天都市报记者曲严摄  “长江精灵”江豚到底还剩下湖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