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长渠获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15.08.2018  19:43

图为14日航拍的长渠宜城小河镇段。  (郑新涛  摄)

  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评审结果于8月14日在加拿大揭晓,位于襄阳市的长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填补了湖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空白。

  长渠又名白起渠,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3公里。该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攻楚国鄢城(即楚皇城,今宜城市郑集镇地域)时,在武安镇蛮河引水围城而开凿的。秦灭楚后,白起渠成为引水灌溉渠。白起渠创建时间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关中地区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灵渠早65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引水工程之一。

  据介绍,长渠经过历代修浚,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系统,目前仍灌溉着南漳县和宜城市的30余万亩良田。为对其进行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襄阳市于2016年正式启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等并称为世界遗产。它由国际灌排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目的为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每年申报评选公布一批。此次与长渠(白起渠)一并申报成功的,还包括都江堰、灵渠、姜席堰等3个国内外知名古代水利工程。

  据了解,中国前四批申报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还有四川夹江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等13个项目。加上本次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17处,是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陈屿、涂玉国)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