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绘发展 改革开放谱新篇

16.07.2018  10:20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40年前,上海人口中流传这样一句话。

一江而隔的浦东浦西,历史命运截然不同。从1843年开埠,上海就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浦西的外滩上,一座座异国风味的建筑矗立,百余年的发展,让浦西异常繁华。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浦东的落寞。那时的浦东,棚户区和农田密布,脏乱、泥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经历改革开放40年,如今的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发展的新引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来上海旅游的人们,相机里必然少不了一张陆家嘴的夜景。站在外滩,曾经的十里洋场的浦西和如今焕然一新的浦东,让人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也能触碰到它的勃勃生机。

7月7日至9日,湖北大学大学生记者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赶赴上海、嘉兴等地,体验城市规划与发展,采访城市建设亲历者,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沧桑巨变的改革开放40年。

城区改造见证上海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带给国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更富裕了。在上海市黄浦区宏兴里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看得见摸得着。一走进宏兴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欢迎回家”四个大字。小区通道的入口顶部是一个顶罩,阳光透过顶罩,让整个弄堂变得明亮。门口的花坛和弄口大门都是重新设计的。弄堂里,各种绿色植物在架空的花藤架上茁壮成长,花架顶部,还能晾晒衣服。

据社区志愿者王士英介绍,宏兴里入口是附近社区里人员、车辆出入最频繁密集的主入口,也是唯一全天均开启的社区门户。但由于多次加建及历史原因,以前的里弄入口两侧商户密集,公共地带垃圾遍地,空中各种电缆线缠绕,既不美观也不安全。

从2014年开始,上海开始对老旧社区升级改造。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的旧城改造,不搞大拆大建。作为一种强调低影响和微治理的空间治理方式,它更加关注零星地块、闲置设施和小微空间的品质提升和功能创造,通过碎微空间更新的催化作用,为社区提供更为精准化的公共服务,旨在激发居民自发性、自组织的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来,提高居民认同感。

王士英说,政府主导的改造,还将社区的综合活动室改造陈了公共客厅。此前由于砖木结构的限制,活动室基本是封闭的。改造时,先用钢结构对建筑进行整体加固,同时最大化建筑的开窗面积。活动室一层设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厨房,为居民提供会客、家宴及活动空间,使封闭的活动室真正成为通透的社区共享客厅。

跟宏兴里小区一样,承兴里小区也感受到了旧城改造带来的便利。弄堂入口、门卫、架空线和社区花坛绿化经过修复,重新焕发生机,共享厨房、公共洗衣房增添设备,电动马桶、热水淋浴实现了全覆盖。

旧城改造,要改掉脏乱差的环境,也要改造居民一些不好的观念。”王士英说,小区响应国家提出的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小区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社区垃圾站采用积分的激励机制,自觉分类的居民就能在社区发放的绿色卡上积分,用以换取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

同在黄浦区的云中小区,与南京路上好八连结成共建单位,成了拥军模范小区。以共建为契机,小区建成了市民教育、未成年教育、普法教育、文化宣传和志愿服务的基地。在小区的氛围里,居民不仅自觉遵守规则,还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退休后的老人纷纷加入到小区志愿者的行列,为小区居民服务。

如今,宏兴里和承兴里的旧城改造已经作为样本,在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里展览。每天,成千上万游客都能在小区的变化中,感受大上海的改革变化。

旧式建筑传承历史与文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云中小区社工朱军对上海的发展最有发言权。60年代出生,80年代大学毕业入职国企,正赶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他真切感受到了上海人民从自行车出行到小轿车代步的发展历程,也亲身体会了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

随着改革的深入,曾经习惯守着“铁饭碗”的人们在下岗潮中感到惊慌,朱军就是其中一位。下岗后的朱军入职云中小区,成了一名社工。他逐渐发现,情况没有当初想象中那么糟糕。“体面的国企工作没了,幸福感却提升了。”朱军说,虽然当初被下岗,但后来发现改革开放才是出路,否则大家会一直穷下去。

感受到新制度带来的幸福,但朱军却对改革开放有着不一般的理解。他认为,改革开放并不意味着旧的不要,全部推倒重来,而是通过更好的制度调配资源在最合适的地方发挥效用。

南京路上老字号的复兴就是例证。”朱军说,云中小区坐落在黄浦区,是与著名的南京路距离最近的一个社区。南京东路上,随处可见各个时期的旧式建筑,如现代派风格的金城大剧院旧址,装饰艺术派风格的中央储蓄会旧址。还有延伸至今的老字号品牌,如茂昌眼镜、泰康食品、亨达利钟表、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吸引了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出“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市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的指示精神。朱军认为,总书记这一指示太及时,老建筑和老字号是上海人的祖产,是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多次发文,强调旧城改造中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旧城改造“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提出微改造的概念。正因如此,在寸土寸金的黄浦区,承兴里经历百年的石库门才能得以完整保留。

除了对建筑的保护,以家训为主的传统文化也在上海的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吃饭不家桌,做事要有始有终”“对人要真诚、热情、礼貌;要做一个爱家庭、重情义、负责任的人”宏兴里社区新粉刷的格子墙上,数十条家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志愿者王士英介绍,社区几年前就开始家训文化教育,围绕家训开展活动。如今,近2000名在籍人口的宏兴里社区,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家训。

申报》馆旧址:繁华永不落幕

被保护的老建筑中,有着146年历史的《申报》报馆大楼最具代表性。

申报》1872年创刊,历时78年,成为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上海解放后,停刊后的《申报》交给《解放日报》社使用。1994年,《解放日报》社搬离《申报》馆,在商业化的大潮下,这幢大楼开始新的“繁华人生”。多年来,无数的企业在楼里搬进搬出,百岁老楼成为上海商业发展的见证者。

最初的报馆一层是印刷厂,有排字房、纸版房。二楼是营业厅,平顶带有弧拱,并有石膏花纹。三楼是经理室、董事会、餐厅、会客室。四、五楼是图书馆,校对室、照相间,编辑室分布在二三四层。1934年报馆又向南面扩建,依旧是五层,但将印刷厂等移去,外层用水泥粉刷,磨石子地坪。

2013年,《商报》馆再次改造。外部结构全部保留,内部一二楼被承包变成了一个咖啡厅,其余楼层都进行了大改造,分成很多间办公室,现在的报馆大楼已经变成商务大楼,楼下的电梯口,不时有外卖小哥进进出出。

一楼的咖啡厅名叫名为“The Press”,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同学会筹建的。其名既是取自咖啡基底“Espresso”中的“press”之意,更是有对古老《申报》的缅怀与致敬。咖啡店总经理杨本立是湖北恩施人,他说,复旦同学会中,有众多新闻系的优秀毕业生,大家对《申报》有情结,想集合在一起做点事,便众筹了这家咖啡馆。

在咖啡厅里,到处都能找到《申报》的影子。咖啡馆装修设计上保留了其原有的雕花穹顶及钢筋水泥柱,一楼的照片墙上挂着《申报》百年来的老照片。二楼中厅有拓印的“申报馆”三字,两侧的墙上有被装裱着的旧时的报纸,二楼的一角被设计成一个小酒吧,吧台上摆满了各种洋酒,菜单也做成了复古样式,处处都透露出年代感。整个咖啡馆还以一种展览馆的方式,在进门的阶梯处印着“1872年4月30日 申报创刊”一行字,游人们参观完两层楼后,在下楼的阶梯处印着停刊时间。

杨本立介绍,咖啡馆股东之一、FT 中文网创始人张力奋捐献了他收藏多年的珍贵的原版报纸,华彪股东贡献了古董台面,施力勤股东找来了近乎于孤本的1948年申报发行的中国地图册。咖啡馆还不定时举办读书分享会,他们希望这栋老建筑的历史,能被更多人了解。

大楼的楼顶,许多被修好的房间,正在等待着新人入驻。站在栏杆旁,不远处的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一览无余。馆内馆外,新与旧,古朴与活力并行不悖,老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市文化传播者与弘扬者访谈:

西湖范大爷:不忘初心,做西湖文化的传播者

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浙江杭州西湖岸边,雷峰塔与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是西湖的标志性人文景观。保俶塔建于五代十国时期,为保佑吴越忠懿王钱俶而建。为避免生灵涂炭,钱俶将土地悉数献给宋朝,取消吴越王位,尊赵匡胤为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纳土归宋”,这个伟大的放弃为后人留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城市。

纳土归宋,开创了中国和平统一的先河,而保俶塔,成为了和谐社会的象征。”7月11日,湖北大学记者团在西湖岸边偶遇杭州城内小有名气的“西湖范大爷”,得知大学生们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后,范大爷大方地介绍,“在西湖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我是地地道道的杭州通。

范大爷原本范祥元,今年76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多年前从企业退休后,他每天绕着西湖散步锻炼。锻炼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来杭州的游客并不能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许多专业导游也未能将杭州文化讲清楚。于是,范大爷决定做一名“义务导游”,身体力行传播家乡文化,一晃就干了近十年,也成就了游客口中的一段“西湖范大爷”的故事。

16年坚持传播杭州文化

头发花白、脸庞微黑、身材微胖、憨厚朴实,背个小背包,讲解起来一套又一套…这是范大爷给游客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他是正宗的本地人,祖祖辈辈都在这个地方安居乐业,他从小耳濡目染,又热爱读书,对杭州文化早已烂熟于心。“杭州三分之二的景点我都去过,剩下的三分之一已没有余力再去实地参观了,但它们所有的历史渊源我都一清二楚。”范大爷说。

然而,做义务导游并不容易。范大爷说,16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西湖转悠,碰到游客会主动上去问需不需要介绍。“不愿意跟我聊的人太多了。”范大爷说他几乎每天都会碰壁,“毕竟是陌生人,又是义务讲解,许多人不相信。

范大爷坚持不懈。多年来,这份坚持带给他更多的是温暖与感动。范大爷介绍,自己曾与一群来自济南的11人家庭旅行团共游杭州八日。“之前偶然碰见其中一位男士,聊了聊,留了联系方式。然后他就通知了家人们,一起来请我当导游。”范大爷为这支团队接车、安排行程、订酒店、讲解景点……“这家人对杭州之旅非常满意,能让他们了解杭州,对杭州留下好印象,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白驹过隙,十几年的坚持,成就了“西湖范大爷”的故事。2011年,第一届“最美杭州人”评选中,范大爷就被提名为候选人之一,虽然最后并没有成功入选,但范大爷的事迹,开始被一部分人所熟知,也成为了杭州的一张人物名片。

身体力行守护城市文明

义务导游的工作,我坚持16年了,服务过的游客不计其数。”范大爷用嘶哑的嗓音说。上个月,他刚做了甲状腺手术,但手术后没休息几天,他又回到西湖边。

和谐、包容、大气,是范大爷对杭州这座城市的评价。“杭州是我心中最好的城市,将西湖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更了解杭州,是我坚持做义务导游的原因。

西湖的精华并不是自然景观,而是人文文化。”范大爷说。自古以来,文人骚客聚集于此,吟诗作赋,留下千古绝唱,“西湖为什么这么有名?因为美,更因为一段段与其结缘的历史,一篇篇传唱千年的佳作。”范大爷说,如果游客到西湖只是拍拍照片、看看美景,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做西湖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开来,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愿景。

上海城市讲解员沈晓兰:让更多人了解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里,有一位在讲解员岗位上工作了16年的上海人,她叫沈晓兰。16年里,她见证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讲解着申城旧容新颜的变化。面对多次工作调整的机会,她选择拒绝,扎根讲解员的工作,“我是上海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讲解上海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强我对上海的理解,工作中培养出来的自豪感也让我更愿意投入到工作中。

粗略统计,在16年的工作中,沈晓兰为数十万人担任了讲解员,参观者年龄跨度大,既有参加科教活动的小学生,也有老年人。讲解时,沈晓兰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为小朋友讲解时我会多增加一点互动,用提问的方式先引起他们的兴趣,再顺着话题讲下去。”馆里也常常有上海本地老年人光顾,沈晓兰发挥自己本地人的优势,为老年人用上海方言讲解,甚至直接将讲稿中的部分词转换成方言词,“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听了我的方言讲解,很快就能懂,而且讲解时会更亲切。

多年来,沈晓兰还积极参与各种讲解类比赛,不断给自己“充电”,她曾荣获2014-2015年科普讲解比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也曾被“外借”到北京,参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的讲解。

当前,沈晓兰在规划馆兼任讲解工作与部分管理工作,她表示,自己将身体力行做好申城改革发展的讲解员,让更多人了解上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这也是我干事创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