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发展推进大会: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23.09.2022  13:04

新闻网讯(记者付晓歌 通讯员刘晓黎、马婧)9月22日,武汉大学国际化发展推进大会在人文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国际合作、勇立世界一流,以更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学校国际化建设擘画蓝图。

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副校长唐其柱出席大会。学校教育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支持计划”立项团队、武汉大学“学院国际化发展重点专项支持计划”立项团队、学院和部分科研机构负责人、外事秘书等参加会议。昆山杜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冯友梅,副校长常晓林,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李慧等校领导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主持。

窦贤康在致辞中强调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性,肯定了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成绩,肯定了昆山杜克大学快速建设成效。他提到,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全校师生对于国际交流意愿回暖的大背景下召开此次大会,正当其时,非常必要。

窦贤康指出,武汉大学拥有优良的开放办学传统,近年来把人才引进作为国际化的重要抓手,把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国际化的首要目标,把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作为国际化的关键纽带,学校第一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反馈表明,学校国际交流取得显著成果。

窦贤康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要争作教育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把培养具有更强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借鉴世界先进高等教育理念和经验,大力引进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坚持以教师为魂。着力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强化高层次人才在推动国际化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激励措施和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三是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密切关注本领域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展自身国际化视野,提高对外交流水平、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国际事务处理能力,切实提升学校整体国际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唐其柱作“深化国际合作 勇立世界一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主题报告,他用系列数据系统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学校国际化建设成效,“十三五”以来,学校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达到新高度,高质量国际科研合作实现新突破,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服务国家大局开创新局面,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呈现新态势,中外人文交流谱写新篇章。

随后,唐其柱从体制和机制、水平和能力、质量和效益三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工作中的不足,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研判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形势,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他指出,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胜任力、提升学者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国际吸引力,坚持走‘内涵’引领‘发展’和‘协同’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推动从“被动式”合作向“主动式”拓展转变,推动国际合作务实化发展、良性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对内,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学校、部门、学院、师生广泛参与的国际化工作格局;对外,以拓宽交流合作领域和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为着力点,重点推进与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不断优化国际合作网络。加快优势学科“走出去”步伐。加大一流资源“引进来”力度。加强高水平国际合作谋划,加紧国际教育质效提升。

唐其柱宣读了《关于表彰武汉大学国际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决定》,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哲学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法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等10家单位荣获“武汉大学国际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韩进、窦贤康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

获奖代表发言环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杨晓光介绍了实验室国际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他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提高认识,站在服务国家、在国际学术界中谋大局的高度来开展国际化建设;要提高技能,按照国际惯例和不同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对接;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挖掘资源为实验室国际化建设服务。

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陆伟汇报了学院在国际化建设中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按照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信息管理学院”的目标要求,打造国际化学院文化,促进国际化多元融入学院工作。二是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驱动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三是建设国际合作网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四是着眼国际化人才培养,助力学生提升国际胜任力。他表示,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国际化赋能的学科发展机制和国际合作战略格局,在未来将进一步探索高质量、实质性国际化合作模式创新,为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贡献力量。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朱仁山作为“武汉大学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计划”的代表做经验分享。他介绍,为了使红莲型杂交水稻国际化,武汉大学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拟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成立中、马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他表示,实验室将继续加强国际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短中期及长期杂交水稻技术培训机制,宣传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加强与当地国政府或企业的交流,支持两国企业开展合作,服务好当地国的粮食生产。此外,实验室还将成立红莲型杂交水稻国际合作专项基金,拓展红莲水稻国际化发展空间。

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璇作为“武汉大学学院国际化发展重点专项支持计划”立项单位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她表示,在“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化学科建设发展宗旨和“人才强院”战略等实施下,人民医院在全方位搭建高质量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人才引进和学科发展国际化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她认为,国际合作要以双赢为目的,要进行深度合作,各自取长补短;要促进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提高医疗水平,造福人类健康。

韩进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增进共识,鼓舞士气,推动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取得新成果。他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抓手。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武汉大学要进一步通过国际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人类文化传承和传播做出应有贡献。第二,新时期的开放要有新模式、新要求、新内容。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教育对外开放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去思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背景下去谋划。要坚持高质量标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教师队伍国际化的战略思维,推动从传统的人员流动向共同研究转变,从“走出去”向“引进来”转变,用国际化的标准思考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第三,推进国际化进程需要从日常点滴做起。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单位实际,做好基础性工作。越是艰险越向前,勇担重任,继续把国际交流和国际人才引进工作放在学院发展的重要位置。

韩进要求,全校各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精神上来,深刻领悟其中的主旨要义、明确要求和方法论,以更强的担当、更精准的举措,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实际工作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持续推动“双一流”建设。

昆山杜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冯友梅等代表在线参会

据介绍,武汉大学于今年首次实施“学院国际化发展重点专项支持计划”,共设立四个专项,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专项、国际学术合作重大平台专项、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专项和国际化特色发展专项,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中的主体作用,稳步有序推进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的筹备工作。此外,为深化与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一流学科、一流学者的实质性合作,全面提升我校科研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产出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于2019年开始实施“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计划”,目前已经开展第二期。该项目资助领域包括: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领域、“双碳”研究等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关键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一带一路”关键国家科技合作领域、国别区域问题研究领域和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领域。

(实习生陈雨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摄影:金鑫 编辑: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