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700克“巴掌宝宝”平安转至武汉

19.07.2019  13:21
步步惊心!700克“巴掌宝宝”平安转至武汉 - 新浪湖北
步步惊心!700克“巴掌宝宝”平安转至武汉 - 新浪湖北
步步惊心!700克“巴掌宝宝”平安转至武汉 - 新浪湖北
步步惊心!700克“巴掌宝宝”平安转至武汉 - 新浪湖北
步步惊心!700克“巴掌宝宝”平安转至武汉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在娘胎仅呆了27周就出世,宝宝体重才700克,看上去只有可怜的巴掌大小。当地医护人员手捏球囊维持呼吸,坚强的小生命等到了救援!17日,武汉儿童医院“守护新生儿”转运团队冒雨赶赴广水,将小生命成功接至武汉继续救治。记者18日获悉,孩子情况平稳。

   【突发】不足7月就早产 当地医生手捏球囊等救援

  7月17日中午1点,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接到广水市妇幼保健院电话:一名27周出生的早产男婴急需送来武汉救治。孩子孕周小、多器官发育不成熟,医务人员迅速集结。1点半,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医生王群、护士高春玲等医务人员从武汉出发。

  原来,孩子妈妈曾遭遇胎停,这次又遇到胎盘早剥,当天11点多,小宝宝“急不可耐”出世了,全家能希望就救回这个宝贵的小生命。但孩子胎龄小、体重极低,出生时呼吸情况不佳。医护人员给孩子插管后,因为当地没有新生儿呼吸机,手捏复苏气囊送入氧气,帮助宝宝呼吸。

  “路上刚好遇到一场大雨,车速提不起来,我们当时真是心急如焚。”转运医生王群回忆,早产儿体弱、病情变化快,时间一旦拖延,情况可能瞬息万变,这个宝宝能否坚持等到救援?

  好在半小时后雨过天晴,救护车全速前行,终于,全程仅花1小时50分钟,救护车抵达了广水市妇幼保健院。

   【幸运】摸到孩子身体温热 武汉医生“放下心来

  车门一开,王群一路小跑到了医院4楼的新生儿科,看到一名“巴掌宝宝”躺在急救台上,贴着鼻氧管,皮肤红润,包着用来保温的薄膜。她手消毒后一摸宝宝,孩子身体温热,对大人抚触做出轻微反应,听诊心肺后,王群终于放下心来:孩子有救!

  此时,宝宝经过两个多小时球囊简易复苏,呼吸相对平稳,当地医生把握好时机,已经拔掉气管插管。“拔管时机很有讲究,插管虽然在紧急情况下保证孩子呼吸,但气囊通气时间太长,容易给孩子造成气压伤、容积伤等创伤,医生能尽早拔管,对孩子肺部是很好的保护。”王群解释。

  初步检查显示,孩子血糖正常,呼吸还算平稳。给孩子补液、抱进温箱后,救护车返程。

  “这孩子生命力很顽强!”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护士长黄砚屏说,早产儿因为肺部发育不良,在出生后6小时内,容易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逐渐变急促,甚至呼吸暂停,需要在车上随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好在,宝宝带着鼻氧一路情况稳定,平安转运回武汉。

   【考验】治疗、护理“步步惊心” 后续还需“闯关打怪

  当晚,在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进一步检查确认,男婴有早产儿常见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经过针对性治疗,孩子情况暂时平稳,未来还需面临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等多重“关卡”考验。

  黄砚屏护士长介绍,除了医疗,早产儿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宝宝的血管细如发丝,即使是用最小型号的留置针,也会“撑满”血管,影响血液流动,可能引发静脉炎。所以,护理人员会在病情稳定时为孩子行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即从如手臂上的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柔软的导管送至靠近心脏的大静脉,接通这条“生命线”,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宝宝的疼痛。

  现在,宝宝只能通过鼻饲营养,等孩子情况更平稳之后,护士会尝试用初乳涂抹宝宝口腔的上、下颚,促进宝宝的消化反射。在孩子纠正胎龄32周以后,再尝试经口喂养。

  对于这样1公斤以下的“袖珍”宝宝 ,要做好保护性隔离,孩子的所有东西,都要灭菌后再使用。

   【解析】妥善处置+及时转运 为更多小生命赢得“生机

  18日,记者在医生提供的照片上看到,转运前,“巴掌宝宝”身上裹着保鲜膜,双眼紧闭,胳膊仅有注射器般粗细,瘦弱得像一只小猫,看起来很让人心疼。

  “孩子能幸运转来武汉,除了他自己争气,当地医院前期处置到位也是重要因素。”黄砚屏介绍,早产儿出生后被称为“黄金1小时”。 保暖很重要,稍不留神就可能体温下降、脱水,进而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而医生在孩子缺氧时精准插管、规范地进行气囊复苏、及时拔管,做得非常标准,为孩子赢得了“生机”。

  武汉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武汉儿童医院牵头成立的“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 2016年,武汉儿童医院率先牵头成立湖北儿科医疗联盟,联合湖北省及周边186家医疗单位,构建儿童专科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切实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广水市妇幼保健院就是成员之一。武汉专家“下沉”当地授课,当地医生也曾到武汉进行学习进修,救治能力得以很大提升。2019年1月,该院正式开设新生儿科,让当地更多危重新生儿有了救治机会。

   儿医联盟简介:

  近两年,通过组建跨区域儿科联盟网络,形成武陵山儿科分联盟、宜昌儿科分联盟、襄阳儿科分联盟、黄石分联盟,发挥各个区域核心医院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县级医院发展,县级医院指导家庭医生开展儿科医疗保健服务,形成1个核心医院+16地市级核心医院(专科分联盟)+N个县级医院+家庭医生的“1+16+N模式”,让优质儿科资源覆盖到最基层。

  专科联盟发展迅速,由武汉儿童医院相应专科牵头,团结联盟内专科医生,形成护理、呼吸、小儿外科、心血管专科、中西医结合专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科分联盟、出生缺陷防治分联盟,让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更加细分、精准。

  在联盟内,常规开展危重患儿转诊转运工作。三年来,联盟共转诊5644名患儿,购置救护车用于危重患儿转运,转运危重患儿694名,2018年开展省内首例危重患儿空中转运,转运成功率100%。危急重症转诊占比逐年上升,从联盟成立之初的56%上升到85%,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留当地,疑难杂症转上来的分级诊疗格局。

  通过开展“儿童健康行活动”,专家下基层一对一带教坐诊、培训授课、儿科质量督查三管齐下,切实增强基层儿科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已下沉儿科专家322人次,开展义诊40场,受益大病患儿6230人次;开展诊疗巡检40余场,受益医护人员4060人次,足迹踏遍荆楚大地,真正将优质儿科资源送到了基层患儿“家门口”。

  实施“星火燎原计划”,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儿科医生能力,为基层儿科“造血”。推出百名儿科高级医生培训、百名护士培训、百名生命支持技能培训、新生儿复苏培训等活动,为基层632名儿科医生提供免费进修机会。

  打造基层儿科“互联网+”工程,成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远程医学中心,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远程转诊、远程门诊等主要项目,医疗资源实现了“在线共享”。

  优质资源下沉后,基层儿科得到“盘活”。联盟医院儿科门诊量和住院量明显提升,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加速下降。如通城县人民医院儿科成为“湖北省县级儿科重点专科”,建立咸宁市最大的NICU病房,每年收治新生儿1100多人次,通城全县新生儿死亡率由2008年9.2‰下降至2017年的2.5‰,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10.6‰下降至2017年的3.7‰。

  (通讯员:王琛 高琛琛 摄影 :张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