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谱新篇 法润五峰清风伴

03.01.2019  17:10
  • ​​​我叫余秀平,195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历任五峰法院审判员、政治处主任。2015年12月退休之际,在领导的一再挽留下,我又返聘工作了两年多,为审判工作发挥余热。回首过往,在五峰法院工作的这四十多年里,我始终用满腔的热情对待工作,对待当事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位普通山区法官的理想和追求,也见证了四十年来改革开放中五峰法治事业不断进步的光辉历程。

    五峰地处湘鄂西边界的崇山峻岭中,峰峦叠嶂,蜿蜒起伏。搬迁前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坐落在县城一角,毫不起眼,却涌现出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黎泽友、“一等功臣”刘邦庭等一批优秀法官先进事迹,“背篓法庭”精神在这里走向全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交相呼应,犹如阵阵清风吹进土家山寨,吹进群众心坎。

    2000年以前,很多乡村还没有通道路,由于全县被大山覆盖,农户居住十分分散,一家家农户就像寥寥星辰镶嵌在大山中,从一户到另一户农家往往要翻山越岭。交通闭塞给群众诉讼带来极大不便,群众随便在县城办事一耽搁,错过班车第二天下午才能到家。记得在2000年,五峰法院采花人民法庭受理过一起普通的离婚案,开庭头一天下午,女当事人因买不起车票,步行50公里山路往法庭赶,行至夜里,山路一片漆黑,她用点燃的杉树皮做火把照明,第二天按时走进法庭。庭审结束后,法官给了她10元钱,谁知错过了班车时间,她又迈着疲惫的双脚走上回家的路。

    看着暮色中渐行渐远的背影,五峰法院的法官们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只有巡回办案,才能解决山区群众诉讼难问题。于是,法官们把案卷、标牌、干粮装进背篓里,趟过泥泞,走村进户。小小的背篓满满地装着温暖,从此“背篓法庭”就像星星之火在土家山寨的春风下燎原壮大。“背篓法庭”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背篓法庭”照片被中国法院博物馆收藏,“背篓法庭”也载入了中国法制发展的史册。

    2000年以后,为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立案难、诉讼难问题,五峰法院不再单单依靠一人一个背篓,而是创新设立巡回审判点,并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五峰法院巡回审判点辐射范围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不少民事纠纷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有效化解。

    2015年11月,五峰法院顺利完成了搬迁,实现了几代五峰法院人的梦想。新审判法庭,特别是诉讼服务中心以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人性化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现在,随着交通逐步改善,大多数农户家门口已经通了山路,基层法院装备也得到加强,“背篓”从法官肩膀上的篓子变为汽车后备箱,“背篓”里的文书卷宗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取而代之的是手提电脑。“条件再好,背篓精神也不能丢”。新时期,为继续弘扬背篓法庭精神,五峰法院一方面继续加强巡回审判力度,扩大巡回审判点,另一方面创新举措,司法为民的步伐永不止步。

    如今,五峰法院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法官可以轻松在电脑上调阅案件卷宗,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网上立案系统的开通,让当事人足不出户轻松立案,2014年法院成功开展了宜昌首例与最高院远程视频接访, 2017年,湖北全程跨域第一案在五峰法院审结……五峰法院始终不断在以新的举措创新和传承司法为民的“背篓精神”。

    在新审判大厅一楼,“公正廉明,忠诚智慧”8个红色大字以传统印章的形式镌刻在两侧墙壁之上,时刻鞭策着一代代五峰法院人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颜晶晶 李珮珮 李恋丞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